首页 > 仙侠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第67章 初谈倭

第67章 初谈倭 第3页

目录
    心中的惊愕渐渐转为敬佩。

    他们意识到,唐仨仁考虑的不仅仅是眼瓣的利益,还有整个产业链的未来,至于“产业链”这个词,前段时间在唐家铺可是听到过几次了。

     “我希望的是,我刚才说的这种方法,最好不要出现在大明,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陛下还请斩杀此人....” “当然,若是对大明之外的国家,随便就是了....” 反正目前的大明,是无敌的,只要别自己作死,一直领先其他的国家几百年啥的,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老朱与小朱都不是傻子,稍微思索了一番,也算是推演了一下唐仨仁刚才说的方式,若是在应天上演,带来的后果会是什么。

     是一个行业瞬间的毁灭,而目前应天府周边依靠布匹生存的人,大多数其实就是普通人,那些商人为什么会被老朱痛恨,还不明显吗? 唐仨仁或许能够通过这种法子将这些商人同样给搞死,但与这些商人一起灭亡的,还有更多的普通人。

     “此法暂时搁置吧,我们暂且相信你三天能够抢占应天的...呃,市场,只是此法若是被其他商人学会了,整个大明其他行业岂不是得乱套...有样学样的人可是不少。

    ” 对于朱标的担心,或许不无道理,但唐仨仁却是依然一脸的淡然,倾销手段是为了垄断,而想要达到垄断可不是一两次的倾销就能够完成的。

     首先你得有远超别人的生产力,比如说唐家铺的纺织厂所有机器全开启的前提下,一天的布匹产量差不多相当于之前一千个人纯手工下一个月的产量。

     这样一来,在花费差不多同样的人工钱前提下,数量增加了十倍百倍,价格上面按照眼下的对手,完全可以随心所欲。

     “慢慢来吧,不过可以往高丽还有倭国那边试试这法子....” 让老朱安排人去倭国搞这种这种法子,先用这种“给人好处”的方法抢占市场,等不久将来大明彻底垄断了倭国某一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的货源,那时候再疯狂的收割一番,等倭国的小日子忍不住了,再找个理由把倭国的一切给抢过来,之后这倭国便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大明不少人喜欢讲所谓的“道德”,跟后世的人差不多,喜欢跟外人讲“道德”,跟自己人就喜欢“重拳出击”,反正是“不面临灾难,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这是后世不少人的坏习惯,当然,也有可能这少部分人还保留着“麻子劣根性”。

     正好,这个时候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讲事了,你看咱们大明好心好意的去卖给别人便宜的物品,你不感激就算了,还敢吡牙? “话说,仁伢子,你是不是跟倭国那边有什么深仇大恨不成?” 倭寇之祸,元时就有,唐仨仁又是从南边过来的,还真有可能有仇。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请大家收藏:()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