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槐荫巷深处
那张暗黄的契约书,此刻在陆砚手中重逾千斤。
纸面上,【陆砚】两个暗红血字如同两枚烧红的铁钉,死死钉进他的眼底。
而下方那行更加新鲜、更加粘稠的【子时前】,则像一把悬在头顶、正在滴血的冰冷铡刀。
子时前! 今晚子时之前! 赵德贵的名字出现后,他就在子时死了。
现在,轮到自己的名字,同样限定了“子时前”! 一股冰冷的绝望如同毒藤,瞬间缠紧了陆砚的心脏,几乎要将他勒断。
他猛地将契约书甩开,仿佛那纸页本身带着滚烫的烙铁。
纸张飘落在冰冷的地砖上,那两行血字在昏暗光线下依旧刺眼。
不能等死! 爷爷!爷爷一定知道!爷爷临终前死死抓着他的手,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无法言说的恐惧和警告,反复强调着“活人不能碰阴契”的铁律。
爷爷肯定经历过什么!他留下的东西里,一定有线索!一定有! 这个念头如同溺水者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瞬间点燃了陆砚濒临崩溃的意志。
他猛地从地上弹起来,踉跄着冲向店铺后面那间更加狭窄、更加阴暗的卧室。
卧室里只有一张硬板床,一个老旧掉漆的衣柜,还有墙角一张同样布满岁月痕迹的沉重书桌。
书桌是爷爷陆九斤留下的,红木材质,笨重厚实,桌面被磨得油光发亮,边角处却布满了各种刻刀留下的细小划痕,记录着祖孙两代刻碑匠的岁月。
陆砚扑到书桌前。
桌面上堆着一些杂乱的刻刀图纸、账本和几块还没打磨的石料样本。
他双手抓住桌沿,用尽全身力气,伴随着一阵刺耳的摩擦声,将这张沉重的书桌硬生生向外拖开了半米! 书桌后面,紧贴着墙壁的地方,露出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嵌入墙体的暗格。
暗格没有门,只是用一块颜色与墙壁几乎融为一体的木板封着,边缘的缝隙被灰尘填满,若非极其熟悉,根本无从发现。
陆砚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破肋骨。
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抠进木板边缘的缝隙,指甲缝里立刻塞满了陈年的积灰。
他咬紧牙关,猛地一用力! “咔哒”一声轻响,封着的木板被撬开了。
一股混合着浓重霉味、陈年纸张和木头腐朽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呛得陆砚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暗格不大,里面没有想象中的金银财宝,只有几样东西。
一本用蓝布包裹、边缘磨损严重的线装册子。
一个巴掌大小、沉甸甸的乌木盒子。
还有几枚用红绳串着、早已失去光泽的铜钱,随意地散落在暗格底部。
陆砚的目光瞬间被那本蓝布册子和乌木盒子吸引。
他先小心翼翼地捧出了那本册子。
入手沉重,蓝布封面已经褪色发白,上面没有任何字迹。
他屏住呼吸,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缓缓掀开了第一页。
泛黄粗糙的纸页上,是爷爷陆九斤那熟悉的、带着金石般刚硬笔锋的字迹。
内容并非日记,更像是一种……笔记?或者说是……某种只言片语的记录? “……庚子年,七月初七,子时三刻,西街李寡妇叩门,持一断裂玉镯,求刻空名碑。
镯色暗沉,隐有血沁,触之冰寒刺骨,伴有妇人低泣之幻听。
拒之。
三日后,李寡妇悬梁于家中,死状狰狞,双目暴突,舌长寸余。
其名无端显于祖传《阴契录》残页之上,血字淋漓……” 陆砚的手指猛地一颤,纸页发出轻微的“哗啦”声。
阴契录?残页?血字显名?这描述……和他手里的那张空白契约书何其相似! 他飞快地翻动纸页,指尖因为急切而有些发凉。
“……辛丑年,腊月廿三,城南米铺孙掌柜夤夜来访,袖藏一乌木牌位,上无名,仅刻一狰狞鬼首。
言乃祖传之物,求补刻其父名讳。
牌位入手,阴风骤起,满室烛火尽绿!牌中似有无数怨魂嘶嚎,欲噬人魂!以祖传‘镇魂石’压之,方得脱。
严词拒刻。
七日后,孙掌柜暴毙于米仓,浑身无伤,唯眉心一点乌黑,状若针孔。
其名亦显于残页,下有‘冬至夜’三字血书……” 又一个!同样是要求刻无名之物!同样是拒绝后名字出现在所谓的《阴契录》残页上,然后……在限定时间内暴毙! 陆砚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翻看爷爷的笔记,而是在翻阅一本来自地狱的死亡名录!他继续往下翻,纸张哗哗作响。
“……癸卯年,惊蛰,有游方道士登门,携一锦囊,内藏一纸婚书。
男女名讳皆空,纸色如血,透骨阴寒。
道士言此为‘阴婚契’,需以活人碑镇之。
此乃大忌!活人碑立,生魂即锁,与死何异?怒斥之,将其逐出。
当夜,道士于城隍庙后破屋中焚为焦炭,唯余一截焦黑腿骨,骨上缠有半张未燃尽之血纸婚书,上书其道号‘玄青子’……” 活人碑?! 陆砚的目光死死钉在“活人碑”三个字上!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鬼火!爷爷提到这是“大忌”!立活人碑,生魂即锁,与死无异!那个道士想用活人碑镇所谓的“阴婚契”?结果自己却死于非命,名字恐怕也上了那所谓的残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记翻到了最后几页。
字迹变得异常潦草、颤抖,仿佛书写者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恐惧。
“……戊申年,冬月十五……大雾……它……它又来了……不是人……穿着……寿衣……手里……拿着……玉……血玉……它在找……找能刻碑的人……它
纸面上,【陆砚】两个暗红血字如同两枚烧红的铁钉,死死钉进他的眼底。
而下方那行更加新鲜、更加粘稠的【子时前】,则像一把悬在头顶、正在滴血的冰冷铡刀。
子时前! 今晚子时之前! 赵德贵的名字出现后,他就在子时死了。
现在,轮到自己的名字,同样限定了“子时前”! 一股冰冷的绝望如同毒藤,瞬间缠紧了陆砚的心脏,几乎要将他勒断。
他猛地将契约书甩开,仿佛那纸页本身带着滚烫的烙铁。
纸张飘落在冰冷的地砖上,那两行血字在昏暗光线下依旧刺眼。
不能等死! 爷爷!爷爷一定知道!爷爷临终前死死抓着他的手,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无法言说的恐惧和警告,反复强调着“活人不能碰阴契”的铁律。
爷爷肯定经历过什么!他留下的东西里,一定有线索!一定有! 这个念头如同溺水者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瞬间点燃了陆砚濒临崩溃的意志。
他猛地从地上弹起来,踉跄着冲向店铺后面那间更加狭窄、更加阴暗的卧室。
卧室里只有一张硬板床,一个老旧掉漆的衣柜,还有墙角一张同样布满岁月痕迹的沉重书桌。
书桌是爷爷陆九斤留下的,红木材质,笨重厚实,桌面被磨得油光发亮,边角处却布满了各种刻刀留下的细小划痕,记录着祖孙两代刻碑匠的岁月。
陆砚扑到书桌前。
桌面上堆着一些杂乱的刻刀图纸、账本和几块还没打磨的石料样本。
他双手抓住桌沿,用尽全身力气,伴随着一阵刺耳的摩擦声,将这张沉重的书桌硬生生向外拖开了半米! 书桌后面,紧贴着墙壁的地方,露出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嵌入墙体的暗格。
暗格没有门,只是用一块颜色与墙壁几乎融为一体的木板封着,边缘的缝隙被灰尘填满,若非极其熟悉,根本无从发现。
陆砚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破肋骨。
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抠进木板边缘的缝隙,指甲缝里立刻塞满了陈年的积灰。
他咬紧牙关,猛地一用力! “咔哒”一声轻响,封着的木板被撬开了。
一股混合着浓重霉味、陈年纸张和木头腐朽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呛得陆砚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暗格不大,里面没有想象中的金银财宝,只有几样东西。
一本用蓝布包裹、边缘磨损严重的线装册子。
一个巴掌大小、沉甸甸的乌木盒子。
还有几枚用红绳串着、早已失去光泽的铜钱,随意地散落在暗格底部。
陆砚的目光瞬间被那本蓝布册子和乌木盒子吸引。
他先小心翼翼地捧出了那本册子。
入手沉重,蓝布封面已经褪色发白,上面没有任何字迹。
他屏住呼吸,指尖因为用力而发白,缓缓掀开了第一页。
泛黄粗糙的纸页上,是爷爷陆九斤那熟悉的、带着金石般刚硬笔锋的字迹。
内容并非日记,更像是一种……笔记?或者说是……某种只言片语的记录? “……庚子年,七月初七,子时三刻,西街李寡妇叩门,持一断裂玉镯,求刻空名碑。
镯色暗沉,隐有血沁,触之冰寒刺骨,伴有妇人低泣之幻听。
拒之。
三日后,李寡妇悬梁于家中,死状狰狞,双目暴突,舌长寸余。
其名无端显于祖传《阴契录》残页之上,血字淋漓……” 陆砚的手指猛地一颤,纸页发出轻微的“哗啦”声。
阴契录?残页?血字显名?这描述……和他手里的那张空白契约书何其相似! 他飞快地翻动纸页,指尖因为急切而有些发凉。
“……辛丑年,腊月廿三,城南米铺孙掌柜夤夜来访,袖藏一乌木牌位,上无名,仅刻一狰狞鬼首。
言乃祖传之物,求补刻其父名讳。
牌位入手,阴风骤起,满室烛火尽绿!牌中似有无数怨魂嘶嚎,欲噬人魂!以祖传‘镇魂石’压之,方得脱。
严词拒刻。
七日后,孙掌柜暴毙于米仓,浑身无伤,唯眉心一点乌黑,状若针孔。
其名亦显于残页,下有‘冬至夜’三字血书……” 又一个!同样是要求刻无名之物!同样是拒绝后名字出现在所谓的《阴契录》残页上,然后……在限定时间内暴毙! 陆砚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翻看爷爷的笔记,而是在翻阅一本来自地狱的死亡名录!他继续往下翻,纸张哗哗作响。
“……癸卯年,惊蛰,有游方道士登门,携一锦囊,内藏一纸婚书。
男女名讳皆空,纸色如血,透骨阴寒。
道士言此为‘阴婚契’,需以活人碑镇之。
此乃大忌!活人碑立,生魂即锁,与死何异?怒斥之,将其逐出。
当夜,道士于城隍庙后破屋中焚为焦炭,唯余一截焦黑腿骨,骨上缠有半张未燃尽之血纸婚书,上书其道号‘玄青子’……” 活人碑?! 陆砚的目光死死钉在“活人碑”三个字上!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鬼火!爷爷提到这是“大忌”!立活人碑,生魂即锁,与死无异!那个道士想用活人碑镇所谓的“阴婚契”?结果自己却死于非命,名字恐怕也上了那所谓的残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记翻到了最后几页。
字迹变得异常潦草、颤抖,仿佛书写者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恐惧。
“……戊申年,冬月十五……大雾……它……它又来了……不是人……穿着……寿衣……手里……拿着……玉……血玉……它在找……找能刻碑的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