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2章 大同市《天镇县》

第2章 大同市《天镇县》 第2页

目录
    关北巨刹”。

    它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5年),最初名为法华寺。

    辽开泰八年(1019年),寺庙进行了重新修葺,规模有所扩大。

    明宣德三年春至五年夏(1428-1430年),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工程,由天城卫右所千户熊亮捐资聚财,募工重建,朝廷敕赐更名“慈云寺”。

    清代亦屡有修葺,乾隆十九年(1754年),和硕庆亲王请朝廷颁发全部大藏经于慈云寺。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经书获准被请到慈云寺,自此慈云寺名气上升,香火愈盛。

     慈云寺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等建筑,两侧配以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等。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斗拱硕大,梁枋彩画精美绝伦,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及十八罗汉等佛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钟鼓楼造型典雅别致,是全国罕见的八角圆形穹庐顶。

    寺内还保存着众多碑刻,记载了寺庙的历史沿革和历代修缮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盘山显化寺 盘山显化寺掩隐在重峦叠嶂之中,环境优美怡人。

    清朝乾隆年间,知县张坊等文人雅士到这里敬香踏青,见山势如龙蟠吐珠,起名盘山。

    显化寺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寺内古树林立,遮天蔽日,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能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寻得内心的宁静。

    每到夏季,山间绿树成荫,清泉潺潺,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季,山上红叶似火,与古寺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南洋河湿地公园 南洋河湿地公园将自然风光与田园特色完美结合,是休闲散步、观鸟摄影的理想之地。

    公园内河流蜿蜒,水草丰茂,吸引了众多候鸟在此栖息、繁衍。

    每年春秋两季,大量的天鹅、大雁、白鹭等候鸟在此停留,它们或在水面上嬉戏,或在空中翱翔,为公园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沿着河边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周边的田园风光,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让人心情愉悦。

    公园内还设有休闲广场、健身设施等,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新平堡镇 新平堡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山西也是天镇县最北端,东与河北、西和北与内蒙古两省(区)交界,是真正的“鸡鸣听三省”之地。

    在古代因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相接壤,其历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代为战略要地。

    战国、秦、汉时代这里为代郡延陵,到了明代隶属九边重镇大同。

    因与蒙古部落战争频繁,这里修筑了长城、堡障,并设新平路参将。

     公元1571年后,明朝在新平堡开设马市。

    如今,十字街头高耸的玉皇阁是新平堡的标志性建筑。

    古代在边镇中央建玉皇阁,意在祈求天帝保佑平安,而在实际意义上,新平堡作为戍边重镇,玉皇阁既可登高望远,观察敌情,又可用于指挥作战。

    阁下十字相交的道路边曾是边境的贸易中心,长城内外的物资在这里进行交换。

    少数民族以牛、羊、马、骡以及皮货来换取内地的绸缎、布匹、针线等,国家在此设置海关税务,为明朝创造了贸易收入。

    当年这里不仅每年有阴历七月初三到十四的年度大市,还有每月的月市和小市。

     新平堡的商铺曾经毗连接踵,主要有药铺、酿酒、布店、杂货、点心铺、铁匠行、饭铺等。

    这里的大商人有的富甲一方,有的人拥有两三处铺面,有的人生意做到了二连浩特、莫斯科等地。

    如今,沿街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无声地述说着昨日的历史,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与热闹。

     民俗风情 天镇县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社火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社火表演形式多样,包括舞龙、舞狮、高跷、旱船、背棍、抬阁等。

    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饰,脸上涂抹着夸张的油彩,在激昂的锣鼓声中,尽情地表演,展现出天镇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其中,高跷表演最为精彩,表演者脚踩高跷,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如跳跃、翻滚、劈叉等,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抬阁表演则是将装扮成神话人物、历史故事的儿童固定在特制的阁楼上,由人抬着游行,阁楼上的儿童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各种动作,栩栩如生,让人赞叹不已。

     晋北秧歌是天镇县的传统戏曲形式之一,深受当地民众喜爱。

    晋北秧歌起源于民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其唱腔优美动听,曲调丰富多样,有慢板、快板、流水板等。

    表演内容多以民间故事、家庭琐事为主,演员们通过生动的表演,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百姓的生活百态和情感诉求。

    在农闲时节或重大节日,各村都会组织晋北秧歌表演,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欣赏着精彩的演出,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上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剪纸艺术在天镇县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天镇剪纸风格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民间艺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

    剪纸内容涵盖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题材丰富多样。

    每逢春节、婚礼等喜庆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