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4章 太原市《古交市》

第4章 太原市《古交市》

目录
    古交,这座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东麓、省城太原西侧的城市,距离太原仅23公里,是太原市唯一的县级市。

    全市总面积达1512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重要节点。

    它不仅是全国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更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

     一、乡镇风貌:各有千秋的城镇乡村 古交现辖3镇6乡4个街道,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发展脉络。

     -河口镇:地处古交市东北方向,镇政府驻河口村。

    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01.47平方千米,这里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新建商业一条街充满活力,具备较强的聚集和辐射功能。

    截至2020年6月,河口镇下辖6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

    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河口村是历史文化名人辈出之地,像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年)举人阎广居,字子仁,号安亭,他在任湖南省常宁、慈利等地官职时,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在耒阳任职时,成功改善了当地刁蛮欺诈、歹徒结伙闹事的不良社会风气。

    他还着有《力恕堂全集》《格言录》等文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出生于河口镇范家卯村的陈占则,1924年7月出生,1936年参加红军,编入120师358旅715团机枪连,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作战英勇,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1957年5月,他主动辞去职务回到河口村当农民,直至1997年落实政策,经太原市民政局批准,享受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待遇,他的经历是河口镇的一段传奇。

     -镇城底镇:是古交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矿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同时,镇城底镇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

    这里的居民生活节奏与煤炭产业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文化。

     -马兰镇: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镇内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较高,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马兰镇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包括舞龙、舞狮、高跷等,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体验。

     -嘉乐泉乡:地处山区,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有着独特的田园风光。

    这里的农业以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嘉乐泉乡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农家特色,推出了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城市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梭峪乡: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和加工是其主要产业。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梭峪乡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例如,对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邢家社乡:位于古交市南面,是离古交市区较远的一个乡镇。

    它东面与万柏林、杜儿平街道相邻,与晋源区晋源镇接壤;南面与清徐县的东于镇、吕梁市的交城县相邻,西北靠原相乡桃园街道。

    邢家社乡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境内有一些古老的村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这些村落的房屋多为石头或青砖建造,古朴典雅,展现出浓厚的历史韵味。

     -岔口乡: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和平原。

    这里的农业和畜牧业都有一定的发展,山区适宜养殖牛羊,而平原地区则种植小麦、豆类等农作物。

    岔口乡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原相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

    原相乡的村落布局错落有致,充满了古朴的气息。

    当地居民以传统的农耕生活为主,同时也传承着一些古老的手工艺,如剪纸、刺绣等,这些手工艺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原相乡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常安乡:以农业种植和养殖为主要产业,近年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了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如中药材、水果等,同时也加强了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常安乡还注重乡村环境建设,打造了一批美丽宜居的乡村示范点,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历史溯源:千年变迁的文化脉络 古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隶属晋国,战国时归赵国。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交的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迁。

    汉、魏、晋及北朝时期,古交一直是晋阳西陲。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此置交城县。

    唐天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