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深层心理学 > 第二章 忧郁的皮肤

第二章 忧郁的皮肤

目录
    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最重要应该要看他的天生体质,而不是后天所接受的科学手术或药物。

     同样的,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最重要是他天生的快乐记忆的保存程度。

     而不是他日后所接受的教育和知识。

     当然,也许你会质疑:生理是不由意识转移的,如果他本身的遗传基因有问题,再怎么心理治疗也没用。

     这样看起来很令人沮丧,但也不必在意。

     因为,他既然有这个愿望恢复心理健康,有这个回忆的能力,回忆自己最初最健康的心理。

     就说明他的先天记忆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因为后天的意外破坏而导致暂时“失忆”。

     而且,即使是“基因”,也是由人的心理研究出来的,所以不能超越心理。

     现在,我想说的是:人的心理与身体存在一种转换力。

     但我只会用本能的感觉来解释这种转换,而不是正统严谨地医科知识。

     因为医科知识是“意识”的,而非本能的。

     而恢复心理健康,恰恰需要一种无条件的本能。

     首先,我想阐述的是“心理与皮肤”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敏感的人,夏天用热水,或者冬天用冷水洗澡时,会感觉非常痛苦. 这个时候,如果他紧闭双唇,咬紧牙关,可能会感觉更加痛苦。

     如果试着龇牙裂嘴,歇斯底里的呼喊,这种痛苦竟会神奇地有所减弱. 这也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呼吸的本能”。

     一位病态人格的人,或者一位心理疾患者,他对排泄物是很抗拒的。

     所以,他在排便的时候,极不自然地堵塞呼吸,用一些幻想来转移对肮脏物的排斥。

     导致他本能排便快感的丧失,而引发一系列病态思维。

     同理,一个人在受到外界危胁,内心恐惧的时候,也因呼吸的堵塞,不敢发出反抗的声音。

     导致他向对手过早妥协,而引发他日后过份地怯弱和退缩,导致一些心理疾病。

     这些都是心理与“呼吸”的联系。

     但怎样与生理联系起来呢? 这就要联系上面那个“冷热刺激”的例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