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从县长秘书崛起 > 第66章 压风头

第66章 压风头

目录
    沈风说:“他不是想要我们的方案吗?我们就给他一份‘料’更足的。

    ” 韩卫东沉默下,最后对他点点头。

     “这事,你亲自办,有问题你尽管来找我。

    ” 沈风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制作了两份申报方案。

     第一个方案,包含了最核心的发展模式和最精确的数据支撑。

     备用方案则是一份精心伪造的“陷阱”。

     这份方案表面上看,更亮眼,提出了一个关于“全产业链智能温室集群”的构想。

     这个构想,极具诱惑力。

     但它的核心,却隐藏着一个致命的技术缺陷。

     它所依赖的土壤改良技术,在本地的酸性红壤上,不仅成本高到天文数字,而且五年内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土壤板结。

     这是一个外行,甚至是一般的专家都极难发现的陷阱。

     随后,沈风故意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无意”中将备用方案的部分内容,透露给了一个从市里借调来帮忙,且和孙建平走得很近的干部。

     果不其然,不到二天,这份被精心包装过的“毒丸”,就通过孙建平,摆在了邻省发改委的办公桌上。

     邻省的领导班子如获至宝。

     这简直就是天降的方案啊! 有这个还怕什么沈风吗?! …… 一个月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首都组织最终的申报评审会。

     由韩卫东亲自带队,沈风作为主汇报人代表本省上台演讲。

     邻省的代表队,就坐在他们的对面,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微笑。

     沈风假装没看见。

     现在得意着吧。

     等到了后面,有你们哭的! 评审会开始,邻省率先汇报。

     他们果然将“智能温室集群”作为核心卖点,引来现场评委们阵阵赞叹。

     轮到沈风上台时,他只是平静地打开了自己的PPT。

     没有花哨的动画,只有扎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

     他将“茶谷小镇”的生态闭环模式,娓娓道来。

     就在汇报即将结束时,他话锋一转。

     “各位评委,刚才兄弟省份提出的‘智能温室集群’构想,确实非常精彩。

    但是,我想请问一个技术问题。

    ” 他将一张关于土壤成分的分析图,打在了大屏幕上。

     “根据我们的研究,该地区普遍为酸性红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