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话说史记 > 第30章 成汤灭夏建殷商

第30章 成汤灭夏建殷商

目录
    契不久病逝,由契的儿子昭明继位。

    始祖契在治理殷商时,制定了许多规矩,多少年行之有效,昭明继承了契的遗志,仍实行以德治国,不与民争利,人民欢呼雀跃,国家安康太平。

    从昭明至天乙就是商汤,共传继十三代相安无事。

    到了商汤继位,已是夏晚期,天子夏桀昏庸无道,搅得天下民不聊生。

     商汤为了避免与夏桀有纠缠,迁都于亳,远离是非之地。

    这也是先王帝喾曾建都的地址,商汤属于重回故地。

    为此成汤作了《帝诰》,向帝喾汇报了迁都的情况。

    殷商的诸侯一直都是诸侯长,有征讨诸侯的权力,在诸侯中威望很高。

    商汤也是很贤德的君主,一直都是施行德政。

    他常说:人照一照水,就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上古时代没有镜子,只能看水中的影子,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一个国家治理的好不好,看一看这个国家的民众,就知道了。

     商汤的这段话传到一位世外高人的耳朵里,这个人就是伊尹。

    伊尹叫阿衡,是一位既有大才又贤德的隐士。

    之所以做隐士,是因为没有遇到明主,一位大贤是不可能去辅佐像夏桀这样的暴君。

    听到商汤的这段话,伊尹判断商汤一定是位贤德的君主。

    伊尹想辅佐商汤,成就一番事业,但苦于没有推荐的人。

    这也难不住伊尹,他自有办法接近商汤。

     伊尹听说有莘氏女儿要嫁给商汤做诸侯妃。

    伊尹就以大厨的身份,做了有莘氏女儿的陪嫁奴仆,进了商汤的家。

    伊尹的厨技高超,做的饭菜适合商汤的口味。

    伊尹说:运用佐料与治理国家相同,调味的目的是为了菜爻更可口,做为大厨在运用各种佐料的时候,要拿捏好什么时候放佐料,放多少佐料合适,还有什么食材放什么佐料,不是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放一种佐料的。

    伊尹接着说:治理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国家在制定法律时,一定要考虑人民的利益,只有人民富了,国家才能富强。

    还有,不是一种法律适合所有地区,这就要因地制宜。

     商汤听了大厨的这套言词,感觉这个大厨不一般,能把调味和治国,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