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楚明探案 > 第170章 跨洋信笺上的雾都记忆

第170章 跨洋信笺上的雾都记忆 第2页

目录
     伦敦虽繁华,到底不是故乡。

    街角的咖啡馆再精致,也冲不出长江边茶馆的烟火气;泰晤士河的游船再华丽,也比不上汉江里的小火轮。

    前些日子路过唐人街,见一家粤菜馆挂出“云吞面”的招牌,尝过才知是改良过的甜腻口味,反倒勾起对户部巷热干面的念想。

     随信还寄了些小物件。

    一枚是泰晤士河底打捞的铜纽扣,背面刻着1897年的字样,或许能作为古董研究;还有个皮质笔记本,记录着这半年的刑侦笔记,空白处留给你补全。

    若你能来,咱们定要重走贝克街221B,再去东区的小酒馆喝个痛快——那里的黑啤酒虽比不上黄鹤楼的黄酒,但胜在够劲儿。

     盼复。

     楚明于伦敦1929年8月15日 信纸墨迹未干,楚明又取出一个牛皮纸包裹。

    除了书籍,他还塞进了一盒西区百货买的玫瑰香水——记得纪白曾说过,汉口的洋行里这类香氛总是供不应求。

    包裹最底层压着张泛黄的报纸,是《泰晤士报》对“剥衣杰克”案的专题报道,楚明特意用红笔圈出了艾丽在法庭作证的段落。

     邮差来取件时,楚明站在苏格兰场门口望着马车远去。

    街边报童的叫卖声传来,今日头条是关于股市暴跌的新闻,穿西装的绅士们皱着眉头议论纷纷,而不远处的巷口,几个童工正赤脚追逐滚落的煤球。

    这座城市永远在上演着矛盾与挣扎,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既期待老友的到来,又害怕伦敦的迷雾会模糊那双洞察真相的眼睛。

     当夜,楚明在办公室加班时,收到艾丽的来信。

    信中夹着工会起草的女工保护条例草稿,末尾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纪先生什么时候来?我想听听中国女工是怎么抗争的。

    ”他摩挲着信纸,仿佛看到艾丽布满裂口的手握着铅笔,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反复修改条文的模样。

     窗外的雾又浓了些,楚明将纪白的回信地址又核对了一遍。

    或许在下个雾散的清晨,来自东方的航船就会载着故人抵达,而那些藏在《洗冤集录》与现代刑侦技术里的智慧,终将在泰晤士河畔碰撞出新的火花。

     喜欢楚明探案请大家收藏:()楚明探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