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时砂遗楼 > 第133章 发现新的传递途径

第133章 发现新的传递途径 第2页

目录
    如遇到障碍物或突发气流。

    "她从旗袍内衬摸出个小铁盒,里面是几枚硬币大小的金属片,"我在裴照实验室找到的,是德国人研发的磁性信息载体。

    这些金属片表面刻有量子级的微型凹槽,可以存储大量数据。

    " 顾云舟接过金属片,用匕首尖轻轻刮擦表面,露出底下闪烁的蓝色纹路:"这种材料我在日军新型通讯设备里见过,能与特定磁场产生共振。

    "他抬头看向通风管道,"如果在管道内壁设置隐蔽的磁性轨道,这些载体就能像子弹一样被发射出去。

    " 三人立刻开始实验。

    江浅在顶层管道口安装了简易的弹射装置,用古蜀星象图作为密码锁;宋栖凰将加密后的情报刻入磁性载体,每个载体都设置了独特的共振频率;顾云舟则在底层管道口布置了接收磁场,只有匹配的频率才能触发机关。

     当第一枚磁性载体被弹射进管道时,整个钟楼仿佛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

    江浅屏住呼吸,听着载体在管道内滑行的声音,像是远古的心跳。

    片刻后,底层传来"咔嗒"轻响——接收成功。

    宋栖凰取出载体,通过特殊的解码器读取信息,上面的古蜀文字清晰可见,且没有任何损坏。

     "成功了!"顾云舟难得露出笑容,他的手指在管道内壁摸索,突然触到一处凸起的铜环,"你们看,这些铜环间隔均匀,很可能是古人设置的中继站,用来增强信号传输。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微型电磁仪,铜环在仪器下发出微弱的蓝光,证实了他的猜想。

     江浅却皱起眉头,她发现磁性载体在经过某些特定区域时,传输速度会明显加快。

    她将罗盘再次贴近管道,星象图中的"天玑星"位置与管道的一处弯折完全重合。

    "这里有问题。

    "她用匕首撬开管壁的一块铜片,露出里面盘绕的古老纹路,像是某种能量传导装置。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发现通风管道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传递途径,更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网络。

    管道的走向与星象图中的星轨一致,某些关键节点处的铜环,在特定星象下会产生奇异的磁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