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资料查阅与研究
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江浅轻轻踮脚甩掉沾着雨水的帆布鞋,barefoot踩在木地板上走向书房。
帆布包的肩带在她肩头勒出浅红的痕,拓片文件夹被小心护在怀里,隔着针织衫都能感受到纸张传来的体温。
推开书房门的瞬间,樟木香混着旧书的纸页味扑面而来,墙上贴满的拓片复印件在落地灯昏黄的光里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无数双沉默的眼睛。
书桌上的台灯还亮着,出门前摊开的《古文字类编》停留在“示部”页面,书签是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间还留着去年在钟楼遗址捡到的铜锈痕迹。
江浅拢了拢散落的发丝,将新拓片平铺在毛玻璃台灯上,宣纸的纹理在冷光下纤毫毕现,“风调雨顺”四字的墨色边缘泛着细微波澜,那是拓包拍打时留下的呼吸感。
她戴上玳瑁边放大镜,镜片刚贴近纸面,腕内侧的红斑就轻轻发烫——自从下午在工作室发现文字与地脉的关联,这个征兆就时不时出现,像某种隐秘的呼应。
第一本翻开的是《巴蜀符号集成》,靛蓝色封面还带着图书馆特有的霉味。
江浅修长的手指在“巫师符号”章节快速游走,涂着透明护甲油的指甲轻轻叩击书页,直到定格在商代青铜罍的铭文拓片上。
那个形似展翅飞鸟的符号,尾部收笔处竟与铜钟拓片“调”字的颤笔如出一辙。
她抓起玫瑰金色的红笔在笔记本上画下对比图,笔尖划破纸面的瞬间,忽然想起陈教授在视频里说的“钟鼎符咒循周天”,于是又翻开《中国古代音律学》,用镶着珍珠的尺子测量拓片上文字的间距——二十四个字均匀分布在钟体圆周,每两个字之间的弧度恰好对应十二律律中的半音程。
“原来如此!”江浅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兴奋的颤音。
她起身倒了杯玫瑰花茶,杯壁上的水珠顺着她握着杯子的手指滑落,在桌面上晕开小小的水痕。
蒸汽氤氲中,她的思绪愈发清晰,这些文字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听觉密码。
当铜钟被敲击时,声波会沿着文字的笔画走向形成特定共振,就像在弹奏一首凝固的乐调。
她摸出手机播放曾在钟楼遗址录制的环境音,杂音中竟隐约有与拓片文字布局同频的低频震动,后颈的汗毛不觉竖了起来。
接下来的比对持续了三个小时,《战国楚简文字考》里的“安”字异体写法让她瞳孔微
帆布包的肩带在她肩头勒出浅红的痕,拓片文件夹被小心护在怀里,隔着针织衫都能感受到纸张传来的体温。
推开书房门的瞬间,樟木香混着旧书的纸页味扑面而来,墙上贴满的拓片复印件在落地灯昏黄的光里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无数双沉默的眼睛。
书桌上的台灯还亮着,出门前摊开的《古文字类编》停留在“示部”页面,书签是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间还留着去年在钟楼遗址捡到的铜锈痕迹。
江浅拢了拢散落的发丝,将新拓片平铺在毛玻璃台灯上,宣纸的纹理在冷光下纤毫毕现,“风调雨顺”四字的墨色边缘泛着细微波澜,那是拓包拍打时留下的呼吸感。
她戴上玳瑁边放大镜,镜片刚贴近纸面,腕内侧的红斑就轻轻发烫——自从下午在工作室发现文字与地脉的关联,这个征兆就时不时出现,像某种隐秘的呼应。
第一本翻开的是《巴蜀符号集成》,靛蓝色封面还带着图书馆特有的霉味。
江浅修长的手指在“巫师符号”章节快速游走,涂着透明护甲油的指甲轻轻叩击书页,直到定格在商代青铜罍的铭文拓片上。
那个形似展翅飞鸟的符号,尾部收笔处竟与铜钟拓片“调”字的颤笔如出一辙。
她抓起玫瑰金色的红笔在笔记本上画下对比图,笔尖划破纸面的瞬间,忽然想起陈教授在视频里说的“钟鼎符咒循周天”,于是又翻开《中国古代音律学》,用镶着珍珠的尺子测量拓片上文字的间距——二十四个字均匀分布在钟体圆周,每两个字之间的弧度恰好对应十二律律中的半音程。
“原来如此!”江浅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兴奋的颤音。
她起身倒了杯玫瑰花茶,杯壁上的水珠顺着她握着杯子的手指滑落,在桌面上晕开小小的水痕。
蒸汽氤氲中,她的思绪愈发清晰,这些文字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听觉密码。
当铜钟被敲击时,声波会沿着文字的笔画走向形成特定共振,就像在弹奏一首凝固的乐调。
她摸出手机播放曾在钟楼遗址录制的环境音,杂音中竟隐约有与拓片文字布局同频的低频震动,后颈的汗毛不觉竖了起来。
接下来的比对持续了三个小时,《战国楚简文字考》里的“安”字异体写法让她瞳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