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拓片工具的准备 第2页
"七星连珠...方位变化..."江浅想起兽皮书卷里的记载,连忙掏出手机查看天文软件。
屏幕显示,猎户座腰带三星的位置正在异常偏移,与铜钟符号转动的角度完全同步。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专注于拓片——此刻每一道墨痕都可能是解开时间封印的钥匙。
换用浓墨拓第二遍时,她故意在"守钟人"徽记处多停留了三息,墨色渗入纹路的瞬间,钟内传来隐约的水流声,像是远古的潮汐在钟体内部回荡。
工具包底部的黄铜镇纸突然发烫,那是她从殷墟遗址带回的商代遗物,刻着完整的天干地支。
江浅将镇纸按在宣纸左上角,镇纸上的"子"字恰好对准钟体上的北斗符号。
奇迹发生了:宣纸上的墨痕开始自动勾勒出星图,原本平面的文字逐渐立体化,北斗七星的"玉衡"星位,正是她方才拓印的"展翅人形"符号。
"第七代守钟人,需要七个氏族徽记。
"她默念着兽皮书卷里的残句,数着已经拓印的符号——东夷的玄鸟、良渚的神徽、三星堆的火纹、红山的螺旋...还差三个。
当拓包落在疑似夏后氏的蛇纹符号上时,钟楼顶部的铜铃突然齐鸣,三十六枚风铃组成的音浪震得宣纸表面泛起涟漪,墨汁竟在纸面汇成细小的文字:"子时将至,七纹归位。
" 江浅的手指在发抖,却强迫自己继续操作。
她更换了更坚韧的夹宣,这种唐代宫廷专用的双层宣纸能承受更强的墨力。
在拓印最后一个未知符号时,她特意用鸡血混合朱砂调制了特殊颜料——这是古籍中记载的"通灵墨",用于与神灵沟通的祭祀文书。
当血色墨汁触碰到钟体,整个铜钟突然发出蜂鸣,如同千万个声音在同时吟唱,宣纸上的符号竟脱离纸面,在半空中悬浮闪烁。
"停下!"记忆中许教授的警告突然在耳边响起。
江浅猛地收回拓包,却发现已经拓印完成的七张拓片正在自动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钟形图案。
每道符号的位置都对应着铜钟上的星次,而中心位置,正是她玉佩的轮廓。
更诡异的是,工具包里的拓片工具开始失重,鬃刷、墨砚、镇纸依次漂浮起来,围绕着悬浮的拓片图案旋转。
玉佩此刻烫得几乎要灼穿皮肤,江浅咬着牙将它取下,按在拓片中心。
金光闪过,所有工具重重砸在青砖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她颤抖着捡起拓片,发现原本空白的
屏幕显示,猎户座腰带三星的位置正在异常偏移,与铜钟符号转动的角度完全同步。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专注于拓片——此刻每一道墨痕都可能是解开时间封印的钥匙。
换用浓墨拓第二遍时,她故意在"守钟人"徽记处多停留了三息,墨色渗入纹路的瞬间,钟内传来隐约的水流声,像是远古的潮汐在钟体内部回荡。
工具包底部的黄铜镇纸突然发烫,那是她从殷墟遗址带回的商代遗物,刻着完整的天干地支。
江浅将镇纸按在宣纸左上角,镇纸上的"子"字恰好对准钟体上的北斗符号。
奇迹发生了:宣纸上的墨痕开始自动勾勒出星图,原本平面的文字逐渐立体化,北斗七星的"玉衡"星位,正是她方才拓印的"展翅人形"符号。
"第七代守钟人,需要七个氏族徽记。
"她默念着兽皮书卷里的残句,数着已经拓印的符号——东夷的玄鸟、良渚的神徽、三星堆的火纹、红山的螺旋...还差三个。
当拓包落在疑似夏后氏的蛇纹符号上时,钟楼顶部的铜铃突然齐鸣,三十六枚风铃组成的音浪震得宣纸表面泛起涟漪,墨汁竟在纸面汇成细小的文字:"子时将至,七纹归位。
" 江浅的手指在发抖,却强迫自己继续操作。
她更换了更坚韧的夹宣,这种唐代宫廷专用的双层宣纸能承受更强的墨力。
在拓印最后一个未知符号时,她特意用鸡血混合朱砂调制了特殊颜料——这是古籍中记载的"通灵墨",用于与神灵沟通的祭祀文书。
当血色墨汁触碰到钟体,整个铜钟突然发出蜂鸣,如同千万个声音在同时吟唱,宣纸上的符号竟脱离纸面,在半空中悬浮闪烁。
"停下!"记忆中许教授的警告突然在耳边响起。
江浅猛地收回拓包,却发现已经拓印完成的七张拓片正在自动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钟形图案。
每道符号的位置都对应着铜钟上的星次,而中心位置,正是她玉佩的轮廓。
更诡异的是,工具包里的拓片工具开始失重,鬃刷、墨砚、镇纸依次漂浮起来,围绕着悬浮的拓片图案旋转。
玉佩此刻烫得几乎要灼穿皮肤,江浅咬着牙将它取下,按在拓片中心。
金光闪过,所有工具重重砸在青砖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她颤抖着捡起拓片,发现原本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