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 > 时砂遗楼 > 第43章 确定文字类型

第43章 确定文字类型 第2页

目录
    。

     "是融合文字体系。

    "当晨光第四次爬上钟体时,江浅在笔记本上写下结论,字迹因激动而略显歪斜,"以甲骨文为骨架,杂糅东夷祈雨符号、良渚神徽变体、三星堆图腾标识,甚至...甚至可能有红山文化的螺旋密码。

    "她的指尖停在某个三重交叠的圆环符号上,这个在拓片上反复出现的标记,正与玉佩背面的刻纹严丝合缝。

     收拾拓片时,第八张宣纸突然发出异样的脆响。

    江浅惊觉墨色未干的"星次区"文字正在缓慢流动,原本固定的符号像活物般扭曲重组,最终在纸中央聚合成一个立体的青铜钟形图案。

    玉佩此刻烫得几乎无法触碰,她颤抖着将拓片浸入事先准备的明矾水中,奇异的是,文字流动并未停止,反而在水面投射出微缩的钟体幻影,幻影表面的符号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与现实中的铜钟同步变幻。

     "必须找许教授。

    "江浅咬着嘴唇将拓片小心收进铅盒——那是专门存放殷墟甲骨残片的防辐射容器。

    国内唯一研究上古混合文字体系的许明修教授,此刻正在三百公里外的考古所。

    她连夜驱车赶往省城,车载收音机在午夜时分突然串频,嘈杂的电流声中夹杂着断断续续的青铜钟鸣,与记忆中钟楼铜钟的震颤频率分毫不差。

     考古所顶楼的研究室充满陈旧纸张与樟脑丸的气味。

    许教授的白发像未梳理的棉线,却用手术刀般精准的镊子夹起拓片边角:"姑娘,你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吗?"老人突然将拓片对着落地灯举起,光影穿过薄纸,在墙面投出的符号竟自动拼接成星图,"这是'万邦文字',文献记载中夏商交替时期,各部落联盟为祭祀共同神只而创造的混合文字体系,比甲骨文更早,却因商周鼎革而被刻意抹除..."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展翅人形"符号上:"看这里,羽冠上的十三道翎毛,对应东夷部落十三氏族;神鸟爪下的三簇火焰,是三星堆火图腾的简化;而最关键的——"许教授突然从保险柜取出半幅残破帛画,画面上祭祀者手中的玉佩,竟与江浅颈间的古玉一模一样,"每代守钟人都会在钟体刻下本族符号,最终汇聚成这口钟上的万邦文字。

    你这块玉..." 老人的声音突然卡住,浑浊的眼球死死盯着玉佩。

    江浅感到一阵眩晕,昨夜在钟楼暗格中发现的兽皮书卷此刻正在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