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农门科举十六
因为考虑到徐景行是外客甚至还是舞象之年即将弱冠的男子,他被自个同门沈师兄安置在了自家的西跨院内,这里相对独立安静,还能保有一定的私密性。
第二日,恰好是沐休日,一大早沈显之便带着初到京城也是自己最小的同门师弟的徐景行,坐上青棚马车,前往拜访其他两位同门。
“徐师弟,张师兄在国子监任教,家中藏书颇丰,刘师弟在鸿胪寺当差,能弄到最新的邸报,会试在即,他们或许能给你一些提议。
”沈显之说这话时,马车正好行驶在结着薄冰的石板路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然而还不等徐景行开口回答,马车就已经停在张师兄的宅院门口,这位在国子监任教的同门师兄,家中极其幽静,书房里更是摞着半人高的典籍。
徐景行翻开这位同门师兄推荐的《通典》注疏,发现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会试策论最忌空泛,"张怀仁拿起桌案上被镇纸压住的纸张,开口说道:“师弟,你可以看看有关漕运利弊的章节,今年镇淮府运河封冻的事,或许能拿来做文章。
” 见过张师兄,徐景行又同沈显之来到临近西市的刘师兄家拜访,对方一见到徐景行,就翻出自己早已弟准备好的邸报,指着其中一张说道:“近些年西北战事吃紧,这一篇是有关边军粮草调度的内容,说不定能给你些帮助。
” 临走时,这位刘师兄,还塞给徐景行几包据说是打西域传来的香料,说是能助他提神醒脑。
这一通拜访,别看只有两个人,徐景行却是到暮色降临之时,才跟着沈显之回到沈府,“徐师弟,明日下值之后,我带你去书坊逛逛,听过书坊新到了江南才子的策论集。
” 闻言,徐景行心中大感不妙,他在江南,大小也算是小有声名的才子,这所谓的江南才子策论集上,不会有他从前所做的文章吧?不能吧?! 第二天一早,天公作美,京城难得有个大晴天,看着屋外的暖阳,徐
第二日,恰好是沐休日,一大早沈显之便带着初到京城也是自己最小的同门师弟的徐景行,坐上青棚马车,前往拜访其他两位同门。
“徐师弟,张师兄在国子监任教,家中藏书颇丰,刘师弟在鸿胪寺当差,能弄到最新的邸报,会试在即,他们或许能给你一些提议。
”沈显之说这话时,马车正好行驶在结着薄冰的石板路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然而还不等徐景行开口回答,马车就已经停在张师兄的宅院门口,这位在国子监任教的同门师兄,家中极其幽静,书房里更是摞着半人高的典籍。
徐景行翻开这位同门师兄推荐的《通典》注疏,发现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会试策论最忌空泛,"张怀仁拿起桌案上被镇纸压住的纸张,开口说道:“师弟,你可以看看有关漕运利弊的章节,今年镇淮府运河封冻的事,或许能拿来做文章。
” 见过张师兄,徐景行又同沈显之来到临近西市的刘师兄家拜访,对方一见到徐景行,就翻出自己早已弟准备好的邸报,指着其中一张说道:“近些年西北战事吃紧,这一篇是有关边军粮草调度的内容,说不定能给你些帮助。
” 临走时,这位刘师兄,还塞给徐景行几包据说是打西域传来的香料,说是能助他提神醒脑。
这一通拜访,别看只有两个人,徐景行却是到暮色降临之时,才跟着沈显之回到沈府,“徐师弟,明日下值之后,我带你去书坊逛逛,听过书坊新到了江南才子的策论集。
” 闻言,徐景行心中大感不妙,他在江南,大小也算是小有声名的才子,这所谓的江南才子策论集上,不会有他从前所做的文章吧?不能吧?! 第二天一早,天公作美,京城难得有个大晴天,看着屋外的暖阳,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