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一统天下的帝王 > 第50章 泰山之巅的独尊宣言

第50章 泰山之巅的独尊宣言 第2页

目录
    一种主宰乾坤的凛然霸气,“天意?天意便是朕扫平六合,一统寰宇!便是朕的意志,行于四海,莫敢不从!” 他猛地站起身,玄色的袍袖带起一阵劲风,目光如电,直刺殿外云雾缭绕的泰山主峰:“王贲!” “末将在!”一身玄甲、如同铁塔般的年轻将军王贲(王翦之子)轰然出列,甲胄铿锵! “率尔麾下锐士,为朕开山辟路!凡有顽石阻道,伐之!凡有荆棘拦途,焚之!凡有妖言惑众、阻朕登顶封禅者——”嬴政的声音如同从九幽地狱中挤出,带着令人骨髓冻结的寒意,“立斩无赦!悬首于道旁,以儆效尤!” “末将遵旨!”王贲眼中爆发出狂热的战意,抱拳领命,转身大步而出,沉重的脚步声如同战鼓擂响! --- 通往岱顶的古老山径,早已被王贲麾下如狼似虎的秦军锐士强行拓宽、平整,甚至开凿出简易的石阶。

    然而,泰山之险,岂是人力可轻易驯服?越近峰巅,山势愈发陡峭狰狞。

     凛冽的山风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刀子,呼啸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撕扯着旌旗,抽打着甲胄,发出凄厉的呜咽。

    深秋的寒意刺骨,山腰以上已是银装素裹,积雪覆盖着嶙峋的怪石与虬劲的古松。

    巨大的、饱经风霜的岩石如同巨兽的獠牙,突兀地刺向灰蒙蒙的天空。

    狭窄的石阶湿滑无比,覆盖着薄冰与未化的残雪,每踏一步都需万分小心。

     嬴政弃辇步行。

    他身披玄色大氅,内里依旧是玄色常服,墨玉簪在狂风中纹丝不动。

    他拒绝了内侍的搀扶,身形挺拔如松,步伐沉稳而坚定,一步一步,踏着王贲锐士用血汗甚至生命强行开辟出的道路,向上攀登。

    沉重的玄舄踩在冰雪覆盖的岩石上,发出清晰而孤绝的声响。

     在他身后,是李斯、蒙恬等重臣,以及数百名精挑细选、气息沉凝的黑冰台锐士。

    所有人都沉默着,艰难地跋涉在这通向人间绝顶的险途之上。

    风雪更大了,鹅毛般的雪片被狂风卷成白色的漩涡,视野变得一片模糊。

    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如同刀割。

    下方深不见底的幽谷,被翻滚的云海所吞噬,只余一片混沌的灰白。

    唯有前方那道玄色的身影,如同定海的神针,在风雪中坚定不移地向上,向上! 不知攀爬了多久,当众人筋疲力尽,几乎被冻僵之时,前方豁然开朗! 肆虐的风雪骤然减弱!一道刺目的天光穿透低垂的云层,如同神只的目光,投注下来! 岱顶!他们终于登上了泰山之巅! 这里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巨大石坪,如同被巨神之手削平。

    四周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云雾在脚下翻涌奔腾,如同浩瀚无垠的白色海洋。

    远处,齐鲁大地的轮廓在云海的尽头若隐若现,如同漂浮的岛屿。

    天空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近乎神圣的青灰色,高远得令人心悸。

    几株形态奇绝、饱经风霜的古松,如同忠诚的卫士,扎根于石缝之中,虬枝盘曲,指向苍穹。

     凛冽纯净到极致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冰雪与松针的冷冽气息。

    万籁俱寂,只有风声在空旷的绝顶呜咽盘旋,更显此地之孤高绝伦,如同置身于世界的屋脊,俯视着渺小的人间。

     嬴政立于绝顶边缘,玄色大氅在凛冽的天风中猎猎狂舞,如同张开的巨大鹰翼。

    他缓缓张开双臂,仿佛要将这浩瀚云海、这苍茫大地、这无垠苍穹尽数揽入怀中!一股前所未有的、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磅礴气势,如同实质般从他身上散发出来!那双深邃的眼眸,此刻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那是征服的快意,是主宰的狂傲,是睥睨天下的无上威严! “朕!登临绝顶!”他低沉而雄浑的声音,如同滚雷,在空旷的岱顶炸响,穿透云层,直抵九霄!声音在群山之间回荡,激起阵阵回音,如同天地的共鸣! --- 岱顶中央,巨大的封禅祭坛已然筑就。

     此坛非依古儒所言的圆坛方坛,而是由少府工匠督造、就地取材的巨大青石垒砌而成。

    坛呈九级,取“九五至尊”之意。

    坛顶平台极为开阔,中央矗立着一座丈余高的巨大石碑,碑身通体由取自泰山的青黑色巨石打磨而成,尚未刻字,光洁如镜,在清冷的天光下闪烁着幽深的光泽。

     祭坛四周,肃立着身披玄甲、手持长戟的郎卫,如同冰冷的雕塑,拱卫着这神圣之地。

    李斯、蒙恬、王贲等重臣肃立于坛下,神情庄严肃穆。

    坛顶,只有嬴政一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狂风卷过绝顶,吹得他玄色大氅狂舞,发丝飞扬。

    他背对着众人,面向东方那浩瀚翻腾的云海。

    少府令亲自捧上一个巨大的黑漆托盘,盘中放置着祭祀的礼器:一柄用整块玄玉(黑色玉石)雕琢而成、象征帝王权力的玄圭,圭身刻着精细的云雷纹;一方以和氏璧为底、螭龙为钮的传国玉玺;还有一柄特制的、以青铜为柄、镶嵌着金刚石的玉册刻刀(当时最坚硬的刻写工具)。

     嬴政并未立刻进行繁复的祭祀仪轨。

    他伸出骨节分明的手,稳稳地拿起那柄沉重的玉册刻刀。

    冰冷的触感传来,仿佛凝聚了泰山万古的寒意与力量。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准的刻尺,落在面前那巨大而光洁的青石碑面上。

     没有祭文祷词,没有焚香祝告。

     他手腕沉稳落下!刻刀坚硬的尖端与坚硬的石碑猛烈摩擦,发出刺耳而震撼的“嗤——啦——”声!伴随着令人牙酸的石屑剥落声,一个个如同他意志般刚硬峻峭、棱角分明的小篆,被硬生生凿刻进这万山之宗的脊骨之中!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 >**廿有六年,初并天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