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一统天下的帝王 > 第45章 匈奴使者的马镫之谜

第45章 匈奴使者的马镫之谜

目录
    冒顿单于遣使献马,陇西斥候密报其骑兵新配双镫。

     蒙恬验看贡马鞍具,发现皮绳缠绕的简陋脚扣。

     嬴政亲赴上林苑马厩,目睹骑兵踩镫跃涧之威。

     少府匠作彻夜钻研,以青铜铸就标准化马镫。

     北疆骑兵自此如虎添翼,阴山脚下响彻新蹄声。

     初秋的朔风,裹挟着塞外特有的、混合着尘土与枯草气息的凛冽寒意,呼啸着掠过咸阳宫巍峨的城阙,吹得殿宇檐角悬挂的青铜风铎发出阵阵急促而清越的鸣响。

    章台殿内,巨大的青铜蟠螭熏炉吐纳着沉水香的暖烟,试图驱散那无孔不入的寒意,却仍被殿门缝隙间钻入的冷风撕扯得支离破碎。

     嬴政高踞于丹陛之上,玄衣纁裳,十二章纹在殿内通明的烛火下流转着威严的冷光。

    他微微垂眸,目光落在殿中匍匐于地的数名身影上。

    这些人身形异常高大魁梧,穿着厚实的、以粗糙兽皮拼缝而成的左衽皮袍,皮袍边缘缀着磨得光滑的骨片和兽牙,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混合着膻味、汗味与风尘仆仆的陌生气息。

    他们头顶结着粗大的发辫,脸上刻着塞外风霜留下的深刻沟壑,皮肤黝黑粗糙如同鞣制过的皮革,眼神如同草原上的鹰隼,锐利中带着野性的不驯,即便匍匐在地,那宽阔的肩膀和虬结的肌肉也隐隐透出彪悍的力量感。

     为首者,是一个脸颊上刺着青黑色狼头纹饰的壮汉,他双手捧着一个巨大的、以整张雪白狼皮包裹的包裹,用生硬而古怪腔调的雅言高声道:“伟大的撑犁孤涂(匈奴语,意为‘天子’),大单于(匈奴语,意为‘广大之王’)冒顿(mòdú),敬献大秦皇帝陛下:健马百匹!皆产自祁连山下,饮天山水,食阴山草,日行千里,追风逐月!”他身后的匈奴随从们也随之发出低沉而含混的附和声。

     殿内侍立的文武大臣们,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殿外广场上那百匹拴在青铜马桩上的骏马所吸引。

    那些马匹果然神骏异常,肩高腿长,筋肉虬结,颈项高昂,毛色油亮,或纯黑如墨,或赤红似火,或雪白如银,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健美的光泽。

    它们不安地刨动着铁蹄,打着响鼻,喷出的白气在冷风中凝成团团白雾,野性难驯的气息扑面而来。

     “哦?冒顿单于的美意,朕收下了。

    ”嬴政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他目光掠过那些骏马,最终停留在献礼的匈奴使者身上,深邃的眼眸如同古井寒潭,不起波澜,却仿佛能洞穿人心。

    “使者远来辛苦。

    赐酒肉,安置于典客属国邸。

    ” “谢皇帝陛下!”刺青使者再次叩首,动作间,腰间悬挂的几枚造型奇特的、似乎是某种兽爪或骨片制成的饰物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在侍从的引领下,这群如同移动堡垒般的匈奴人起身,倒退着缓缓退出大殿,那股浓烈的异族气息也随之消散。

     殿门缓缓合拢,将塞外的风尘暂时隔绝。

    嬴政的目光并未收回,他修长的手指在御座的玄玉扶手上无意识地轻叩着,发出极有韵律的轻微声响。

    殿内恢复了肃穆,但一种无形的暗流在君臣之间悄然涌动。

     “陛下,”蒙恬上前一步,声音沉稳,打破了沉寂,“匈奴人狼子野心,前番袭扰北地,屠戮我边民,掠走牲畜无数。

    此番突然遣使献马,其心叵测!臣观其使者,眼神闪烁,举止虽恭,却难掩桀骜。

    百匹骏马看似贵重,然于我大秦,不过锦上添花。

    其所图者,恐在窥探虚实,或欲以良驹麻痹我边备!”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阶下:“典客卿(掌管诸侯及归义蛮夷事务的官员)。

    ” “臣在!”一名身着深衣的官员应声出列。

     “匈奴使团一行,除贡马百匹,尚携何物?途中言行举止,可有异常?详述。

    ” “回陛下,”典客卿恭敬回禀,“使团除贡马外,尚携有兽皮百张(多为狼、狐、貂)、北地药材若干、以及少量金器。

    途中…据沿途驿馆密报,其随行护卫约五十骑,皆精悍异常。

    所乘之马…”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鞍具似与我秦军不同。

    其马鞍后桥(鞍尾)处,似有两根粗短的皮绳垂落,其下…其下似乎还系有环状之物,供其骑兵双足踩踏!” “双足踩踏?”李斯敏锐地捕捉到关键,眉头微蹙,“莫非是…某种稳固骑乘之物?”他看向蒙恬。

    蒙恬作为常年统御骑兵与匈奴周旋的将领,对骑兵装备最为熟悉。

     蒙恬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道:“陛下!此事蹊跷!我军骑兵,无论轻骑斥候抑或具装甲骑,皆需以双腿夹紧马腹控马,长途奔袭或激烈搏杀极易疲惫,且控马精度有限。

    若匈奴人真有此物,可令骑手足踏借力,则其骑射、劈砍之稳定性与持久力,恐将大增!此非小事!臣请即刻验看贡马鞍具!” 嬴政叩击扶手的指尖倏然停住。

    他抬眼,目光如电:“准!蒙恬,李斯,随朕亲赴上林苑马厩!典客卿,传令,匈奴使团所携一切鞍具、辔头、蹄铁,无论新旧,全部封存,即刻运往上林苑!不得有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诺!” --- 上林苑,皇家马厩区。

     此地占地极广,以巨大的夯土围墙圈起,内中马厩鳞次栉比,皆是高大通风的砖木结构。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干草清香、马匹特有的体味以及新鲜马粪的气息。

    成百上千匹来自天下各处的良驹在此休养生息,其中不乏大宛汗血宝马、河西走廊的乌孙天马等稀世名驹。

    此刻,那百匹匈奴贡马被单独安置在一排新打扫干净的马厩中,正由经验丰富的圉人(养马人)小心地刷洗、喂食清水和精料。

     嬴政一行并未大张旗鼓,只带着蒙恬、李斯及少数黑冰台护卫,悄然来到马厩深处。

    匈奴使团献上的所有鞍具辔头已被集中堆放在一处干净的空地上,旁边还放着几副使者护卫日常使用的旧鞍具。

     蒙恬早已按捺不住,他大步上前,不顾鞍具上沾染的尘土和膻味,随手拎起一副相对崭新的、显然是贡品之一的匈奴马鞍。

    这鞍具形制与中原常见的木制高桥鞍(鞍桥较高,前后凸起)不同,其主体由两块厚实的、经过特殊鞣制处理的硬皮拼接而成,前后鞍桥低矮,整体显得更为扁平轻便。

    鞍下衬着厚厚的毛毡。

     蒙恬的目光,死死盯住了鞍具两侧——果然!在鞍身左右下方,各垂下一根由数股坚韧皮条拧成的粗短皮绳!皮绳末端,并非空悬,而是结结实实地系着一个椭圆形的环! 那环并非金属,而是由某种硬木削制打磨而成,边缘光滑,内侧似乎还包裹了一层柔软的皮革以防止磨伤马腹。

    环的大小,恰好足以容纳一个成年男子的脚掌前半部!蒙恬立刻将手指伸入环中,感受其大小和承重能力,又用力拉扯皮绳,测试其与鞍具连接的牢固程度。

    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陛下请看!”蒙恬将鞍具捧到嬴政面前,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震动,“此物!臣称之为‘脚扣’!其用,必是供骑手双足踩踏!”他一边说,一边用脚比划着踩踏的姿势,“骑手双足蹬于此环之上,身体自然稳固,控马之力大半可由双足承担!如此一来,双手可完全解放,无论挽弓射箭,亦或持矛劈砍,其力更猛,其势更稳,其持久远胜以往!长途奔袭,骑兵亦不易疲乏坠马!” 嬴政的目光落在那简陋却意义非凡的木环上。

    他伸出手,指尖抚过那硬木环粗糙的表面,感受着那原始却充满实用智慧的构造。

    他虽非亲临战阵的将领,但作为掌控天下的帝王,瞬间便洞悉了此物背后蕴含的巨大军事价值!秦军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