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开房
“这段日子。
。
。
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外婆颤抖着声音问道,浑浊的泪珠在布满沟壑的眼角打转。
她粗糙却温暖的手指轻轻抚过言若的脸颊,小心翼翼地将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
言若下意识地抿紧嘴唇,喉咙里像是堵着一团棉花:“我能。
。
。
照顾好自己。
我妈她。
。
。
”话到嘴边突然哽住,她垂下眼帘,“她给我留了钱的。
” “那个没良心的。
。
。
”外婆重重地拍了下膝盖,皱纹里盛满愤懑,却又在瞥见外孙女苍白的脸色时生生咽了回去,“算了。
。
。
不提她了。
” 踏进外婆家的那一刻,言若紧绷的神经突然松弛下来。
这里的时间仿佛被施了魔法,走得格外缓慢。
清晨,她挽着外婆的胳膊逛早市,看老人家用几十年练就的火眼金睛,从一堆蔬菜里挑出最新鲜的那颗;午饭后,她陪外公下象棋,虽然每次都输得落花流水,却乐此不疲;阳光正好的午后,她蜷缩在爬满绿萝的阳台躺椅上,任金色光线将周身包裹;而夜晚最是珍贵,她依偎在外婆身边,听着老人絮絮叨叨的往事,直到睡意渐浓。
。
。
夜色已浓,言若蜷在外婆身边,被窝里暖烘烘的,带着阳光晒过的棉絮味道。
“外婆,”她轻轻翻了个身,声音在黑暗里显得格外清晰,“你还记得小西吗?”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被角,“不知道他现在。
。
。
过得好不好。
” 外婆的呼吸顿了顿,粗糙的手掌抚上她的头发,像小时候哄她睡觉时那样慢慢顺着。
“那孩子啊。
。
。
”老人的声音混着夜色的凉意,“自从他外公得怪病走了之后,他就跟着他妈进城了。
” 言若感觉到外婆的胸膛微微起伏,叹息声沉甸甸地落在耳边。
“怪病?”她往外婆怀里靠了靠,被窝里的热气裹着淡淡的艾草香。
“那莫老头啊,”外婆的声音低了下去,“成天抱着酒瓶,喝得人都脱了相。
眼窝凹进去,走路都打晃。
”她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拍着言若的背,像在哄睡,又像在安抚自己,“他闺女,就是小西的妈,可是正经医学院的高材生。
莫老头大字不识,硬是咬着牙供出来的。
。
。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后来闺女带他去省城大医院瞧病,也瞧不出个所以然。
他闺女说他是身子亏空了,要好好补充营养。
" 言若听见外婆咽了咽嗓子,黑暗里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
“后来呢?”她小声问,生怕惊散了这段往事。
“后来啊。
。
。
”外婆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远,"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就是不见好。
反而眼睛看不见了,两条腿也烂的不成样子。
。
。
咱们搬来静川那年腊月,人就没了。
” “小西跟着他妈走了,”外婆最后说道,手指轻轻梳过言若的头发,“那丫头有本事。
。
。
想必那孩子一定过得好好的。
”她的尾音渐渐模糊,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融进了夜色里。
不知不觉,言若已经在外婆家住了三天。
除夕这天清晨,她刚睁开惺忪的睡眼,手机屏幕就刺眼地亮着,一条未读消息静静躺在那里:“什么时候回来?” 言若的心猛地一沉,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她用力戳着屏幕,草草回了句“下午”,随即将手机重重摔在床上,仿佛这样就能甩掉那股莫名涌上的烦躁。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已经此起彼伏,吵得让人心慌。
厨房里氤氲着温暖的水汽,外婆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蓝格子围裙,正麻利地处理着食材。
外公坐在小板凳上帮忙择菜,老花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
案板上,新鲜的青鱼被切成厚片,裹上薄如蝉翼的面粉,一下油锅就“滋啦”作响,金黄的鱼片在热油里翻滚,香气像有了实体般在厨房里横冲直撞,馋得言若直咽口水。
旁边的蒸笼正冒着白烟,外婆调制的马蹄香菇猪肉馅被分作两用:一半团成圆润的丸子,裹着珍珠般的糯米;另一半被金灿灿的蛋皮包裹,捏成月牙状的蛋饺,整整齐齐码在不锈
。
。
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外婆颤抖着声音问道,浑浊的泪珠在布满沟壑的眼角打转。
她粗糙却温暖的手指轻轻抚过言若的脸颊,小心翼翼地将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
言若下意识地抿紧嘴唇,喉咙里像是堵着一团棉花:“我能。
。
。
照顾好自己。
我妈她。
。
。
”话到嘴边突然哽住,她垂下眼帘,“她给我留了钱的。
” “那个没良心的。
。
。
”外婆重重地拍了下膝盖,皱纹里盛满愤懑,却又在瞥见外孙女苍白的脸色时生生咽了回去,“算了。
。
。
不提她了。
” 踏进外婆家的那一刻,言若紧绷的神经突然松弛下来。
这里的时间仿佛被施了魔法,走得格外缓慢。
清晨,她挽着外婆的胳膊逛早市,看老人家用几十年练就的火眼金睛,从一堆蔬菜里挑出最新鲜的那颗;午饭后,她陪外公下象棋,虽然每次都输得落花流水,却乐此不疲;阳光正好的午后,她蜷缩在爬满绿萝的阳台躺椅上,任金色光线将周身包裹;而夜晚最是珍贵,她依偎在外婆身边,听着老人絮絮叨叨的往事,直到睡意渐浓。
。
。
夜色已浓,言若蜷在外婆身边,被窝里暖烘烘的,带着阳光晒过的棉絮味道。
“外婆,”她轻轻翻了个身,声音在黑暗里显得格外清晰,“你还记得小西吗?”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被角,“不知道他现在。
。
。
过得好不好。
” 外婆的呼吸顿了顿,粗糙的手掌抚上她的头发,像小时候哄她睡觉时那样慢慢顺着。
“那孩子啊。
。
。
”老人的声音混着夜色的凉意,“自从他外公得怪病走了之后,他就跟着他妈进城了。
” 言若感觉到外婆的胸膛微微起伏,叹息声沉甸甸地落在耳边。
“怪病?”她往外婆怀里靠了靠,被窝里的热气裹着淡淡的艾草香。
“那莫老头啊,”外婆的声音低了下去,“成天抱着酒瓶,喝得人都脱了相。
眼窝凹进去,走路都打晃。
”她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拍着言若的背,像在哄睡,又像在安抚自己,“他闺女,就是小西的妈,可是正经医学院的高材生。
莫老头大字不识,硬是咬着牙供出来的。
。
。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后来闺女带他去省城大医院瞧病,也瞧不出个所以然。
他闺女说他是身子亏空了,要好好补充营养。
" 言若听见外婆咽了咽嗓子,黑暗里传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
“后来呢?”她小声问,生怕惊散了这段往事。
“后来啊。
。
。
”外婆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远,"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就是不见好。
反而眼睛看不见了,两条腿也烂的不成样子。
。
。
咱们搬来静川那年腊月,人就没了。
” “小西跟着他妈走了,”外婆最后说道,手指轻轻梳过言若的头发,“那丫头有本事。
。
。
想必那孩子一定过得好好的。
”她的尾音渐渐模糊,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融进了夜色里。
不知不觉,言若已经在外婆家住了三天。
除夕这天清晨,她刚睁开惺忪的睡眼,手机屏幕就刺眼地亮着,一条未读消息静静躺在那里:“什么时候回来?” 言若的心猛地一沉,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她用力戳着屏幕,草草回了句“下午”,随即将手机重重摔在床上,仿佛这样就能甩掉那股莫名涌上的烦躁。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已经此起彼伏,吵得让人心慌。
厨房里氤氲着温暖的水汽,外婆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蓝格子围裙,正麻利地处理着食材。
外公坐在小板凳上帮忙择菜,老花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
案板上,新鲜的青鱼被切成厚片,裹上薄如蝉翼的面粉,一下油锅就“滋啦”作响,金黄的鱼片在热油里翻滚,香气像有了实体般在厨房里横冲直撞,馋得言若直咽口水。
旁边的蒸笼正冒着白烟,外婆调制的马蹄香菇猪肉馅被分作两用:一半团成圆润的丸子,裹着珍珠般的糯米;另一半被金灿灿的蛋皮包裹,捏成月牙状的蛋饺,整整齐齐码在不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