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暗夜微光里的猫 > 第23章 冷战

第23章 冷战 第2页

目录
    羽有半点关系吗?”言若心里偷偷想着。

     江哲羽似乎也有所感应,他看向言若的方向,发现她正气鼓鼓地瞪着他,心里莫名想笑。

     就在言若愣神的瞬间,江哲羽左眼轻轻一眨。

    那个wink又快又痞,他的睫毛在阳光下扇起细碎的光,嘴角还挂着得逞的笑。

     言若赶紧环顾四周,还好同学们的眼神都被周师傅手中的瓷胚吸引,没有人发现江哲羽那个无声的调戏。

     “呸!好一个高风亮节!”言若的视线回到周师傅手中,不再搭理江哲羽。

     阳光渐渐西移,窑门开启的瞬间,白雾裹挟着炽热扑面而来。

    高二(1)班的同学们挤在古窑作坊的展示台前,眼睛紧盯着师傅手中刚出窑的匣钵。

    周师傅的铜钩轻轻一挑,素白的瓷胚已蜕变成润泽的青花瓷——蓝白相映的缠枝莲纹在晨光里流淌,宛如宣纸上晕开的墨色突然被施了定身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的天哪!”郑玮第一个惊呼出声。

    他抢上前捧起自己绘制的那只歪歪扭扭的茶杯,原本在素胚上像醉酒蚯蚓般的藤蔓,经过1320℃的淬炼后,竟化作古朴拙趣的卷草纹。

    阳光穿透薄如蝉翼的瓷壁,钴蓝料在釉下洇出朦胧的烟青色,像是被时光温柔地抚平了所有毛躁。

     “快看!江哲羽的瓷瓶!”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众人簇拥着看向那座修长的白瓷瓶,竹节以“钉头鼠尾”勾勒,笔势一顿一提,恰似君子傲骨;竹叶以“分水皴”点染,料色浓淡相破,宛若清风过隙。

    釉下青花经窑火淬炼后,那竹影便似浸在泠泠秋水中,白瓷为雪,蓝竹为冰,一触即碎的胎体里,竟藏着永不凋零的劲节。

     突然“叮”的一声脆响,言若手中的盖碗不慎相碰,清越的瓷音在作坊里荡开涟漪。

    她慌忙查看碗沿,却发现两朵并蒂莲在碰撞处恰好衔接,仿佛早有约定。

     “这叫‘窑变缘’。

    ”周师傅笑着了笑,“老话说,同窑烧的瓷器,磕碰了也不会碎。

    ”言若不禁感叹陶瓷文化的神奇。

     李梧桐把画坏又改绘成锦鲤的瓷盘举在手上,钴蓝的鱼尾在阳光里时隐时现,仿佛真的在摆动。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收获,手中的青花瓷正静静泛着幽蓝的光,像把一整个未干的青春,永远留在了雪白的胚胎里。

     晚上,全体学生和老师都被安排住在社会实践基地的宿舍。

    当大巴车在宿舍门口停稳,打开车门的瞬间,高二(1)班的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拖着行李箱狂奔,轮子碾过水泥地的声响像一串欢快的鼓点。

     “我的洗漱包忘带了!”郭玥突然蹲在马路牙子上翻箱子,五六个女生立刻围上来,七手八脚往她怀里塞旅行装洗发水和一次性毛巾。

    体委周阳扛着全组的矿泉水路过,故意晃了晃手里叮当作响的钥匙串:“女生就是麻烦!”话没说完就被一包纸巾砸中了后脑勺。

     夜色渐浓时,宿舍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

    晾在阳台的校服随风轻晃,某个窗口突然传出笑闹声,很快又被“嘘”声压下去。

    远处值班老师的手电筒光柱扫过,照见门缝下还漏着一线暖黄——那底下一定藏着没说完的心事、没分完的零食,和十七岁怎么也用不完的精力。

     第二天清晨,薄雾还未散尽,高二(1)班的师生已站在陶瓷博物馆的台阶上。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一股沉淀千年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讲解老师指着展柜中一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娓娓道来:“这件国宝级文物在抗战时期曾历经艰险转移。

    。

    。

    ”大家屏息凝视着瓶身上细腻的人物纹饰,仿佛能听见战火中护宝人坚定的脚步声。

     可江哲羽的心思全不在瓶上,他的目光越过三层人墙,牢牢黏在言若的后脑勺上。

     “这种釉里红工艺需要精准控制窑温。

    。

    。

    ”讲解老师话音刚落,江哲羽就借着看得更清楚的由头,不动声色地往前挪了两步。

    他的校服袖子“不小心”蹭到言若的手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