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巴图虎 > 第136章 粮草奇运

第136章 粮草奇运 第3页

目录
    筏终于冲出险滩时,船舷上的蒙文刻痕与汉文船号在月光下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刚刚的惊险与胜利的喜悦。

     与此同时,陆地驼队在穿越“黑风谷”时,也遭遇了敌军的袭扰。

    寒风呼啸,沙尘漫天,敌军如幽灵般突然出现。

    阿史那贺鲁临危不乱,立即大声下令摆出“常山之蛇”阵。

    刹那间,骆驼队首尾相连,迅速形成环形防御。

    汉地弩手们敏捷地登上骆驼,从特制的支架上发射“神臂弓”,箭矢如流星般划破夜空,直取敌军要害。

    波斯火铳手则利用骆驼的高度进行俯射,火铳的轰鸣声与驼铃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在山谷中回荡。

    混战中,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措手不及,在星夜下狼狈逃窜。

     经过二十日漫长而艰辛的水陆兼程,首批粮草终于顺利抵达前线。

    士兵们望着漕运木筏上凝结的晶莹冰花与驼队身上未化的积雪,眼中满是震撼与感激,无不对这场运输奇迹赞叹不已。

    萧虎缓缓抚摸着火铳上的冰痕,看着漕船与驼队在营地中交错穿梭。

    漕船上,汉地船工们戴着斗笠,忙碌地搬运粮草;驼队里,突厥牧民们披着披风,细心照料着骆驼。

    波斯的星象图与汉地的运粮账簿同置案头,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人们,此刻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构成一幅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壮丽协作图景。

     战后,萧虎命人在锡尔河畔立起一座高大的“通粮碑”。

    碑身刻满了不同文字记载的运输要诀,从汉地《河防通议》中详细的漕运之法,到波斯《商路指南》里神秘的星象导航;从突厥《驼队行规》严谨的编组策略,到本地猎户代代相传的险隘辨识经验。

    过往的商队和旅人每每驻足观看,总能看到工匠们围在碑前,专注地临摹碑文。

    那些凝结着多文明智慧的漕运图与驼队阵形,不仅是此次粮草奇运的见证,更将成为后人破解运输难题的珍贵密钥,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