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巴图虎 > 第94章 医官合流

第94章 医官合流

目录
    第94章?医官合流(金大安八年春月?哈拉和林济世医馆) 金大安八年春月,哈拉和林的济世医馆飘着两股药香:东厢是汉地艾草的清苦,西厢是蒙古沙棘的酸涩。

    萧虎掀开毡帘,看见汉地医官张郎中正与蒙古医官阔阔出争得面红耳赤,案几上摆着两具人体模型——一具绘着汉地的经络穴位,另一具标着蒙古的骨伤痛点。

     “阔阔出大人,”张郎中的银针悬在“足三里”穴,“此穴主治胃脘痛,贵部的接骨膏若配合针灸,疗效能增三分。

    ” 蒙古医官的鹿皮鼓面摊开着骨伤图谱:“张医官,我们蒙古人治骨伤,讲究‘以骨接骨,以筋续筋’,你这细针,能固定断骨吗?” 萧虎的护腕擦过药柜,苍狼之印与虎纹药斗发出轻响:“两位,胡巴尔大叔的接骨术,当年救过汉地百姓;我母亲的针灸,也曾治好蒙古勇士。

    为何不能让针与膏,共疗一处伤?” 这句话让医馆陷入沉默。

    张郎中忽然取出《黄帝内经》,翻到“灵枢?经筋”篇:“汉人医书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与贵部‘寒骨伤筋’的说法,岂非相通?” 阔阔出的手指划过蒙古《蓝琉璃》残卷:“我们记骨伤痛点,你们绘经络穴位,若合在一起——”他忽然指向窗外,“就像胡汉的军旗,各有纹章,却共护一座营。

    ” 三日后,医馆后院的解剖台上,躺着一具游牧民的遗体。

    波斯学者伊本?赛义德手持柳叶刀,用阿拉伯语讲解肌肉走向:“胸大肌连接锁骨与胸骨,贵国的接骨术固定此处,正合解剖学原理。

    ” 张郎中的毛笔在宣纸上勾勒经络,却发现蒙古医官标记的“狼肩痛穴”,恰好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

    阔阔出的骨刀指着股骨:“我们在骨裂处敷狼油膏,你们扎‘血海’‘梁丘’穴——原来筋骨相连,不分胡汉。

    ” 首个双纹疗法案例出现在狼头军副将忽秃赤身上。

    他在训练中摔断左臂,阔阔出先用羊筋绑扎固定,张郎中则在“合谷”“外关”穴行针,减轻剧痛。

    三日后拆绑时,蒙古的接骨膏已与汉地的活血散融为一体,骨折处竟比预期愈合快了两成。

     “腾格里!”忽秃赤活动手臂,“汉人的针,让蒙古的药跑得更快了!” 医官们备受鼓舞,开始系统整理胡汉医理。

    他们发现:蒙古的“太阳穴放血法”与汉地“百会穴刺络”原理相通,汉地的“足三里艾灸”能增强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