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科技重铸天庭 > 第199章 老友的“临终”托付与新生

第199章 老友的“临终”托付与新生

目录
    昆仑的寒流似乎也侵入了江城。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空气里带着一股湿冷的铁锈味。

    天机阁地下中枢的警报低鸣尚未停歇,林默腕上的个人终端却震动出另一道截然不同的频率——不是冰冷的系统提示音,而是一段舒缓却带着告急意味的古典钢琴旋律。

     林默指尖划过屏幕,弹出的加密信息简洁而沉重: 【周振华院士,生命体征进入终末期波动。

    江城中心医院安宁疗护区,V3病房。

    】 周老。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林默心中漾开圈圈复杂的涟漪。

    这位年逾九旬的理论物理学泰斗,是少数能在林默获得伏羲传承初期,不把他当成疯子或神棍,反而饶有兴致地和他探讨“卦象中的高维几何映射”、“龟甲纹路与弦论拓扑结构相似性”的忘年交。

    老人身上有种纯粹的科学浪漫主义,坚信宇宙的终极规律必是简洁而和谐的,哪怕表现形式是上古龟甲还是超级对撞机。

     “默哥?”陈浩注意到林默瞬间凝滞的神色和眼中一闪而逝的痛楚。

     “备车,去中心医院。

    ”林默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急促。

    他转向苏晚晴,“晚晴,周老那边……需要我去一趟。

    昆仑数据流有任何异动,立刻通知我。

    ” 苏晚晴立刻调出医院监控和“九州阴司”的预载信息流界面(非审判,仅做状态标记),屏幕上显示着周振华病房内平缓但衰竭的生命体征曲线。

    “明白,这里有我和陈浩。

    周老他……”她顿了顿,声音柔和下来,“他值得一场平静的告别。

    ” 江城中心医院安宁疗护区V3病房。

     与普通病房的喧闹和消毒水刺鼻气味不同,这里更像一个温暖的书房。

    大片的落地窗外是精心打理的小花园,即使阴天,也透进柔和的自然光。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木质熏香和舒缓的背景音乐。

    各种维生仪器的管线被巧妙地隐藏在床头后和地毯下,尽可能减少冰冷的科技存在感。

     病床上,周振华院士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深陷在柔软的靠枕里。

    稀疏的白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鼻梁上还架着那副标志性的金丝边眼镜。

    枯槁的手背上埋着留置针,透明的液体缓慢滴入。

    但他的眼睛,那双曾洞悉过微观世界与浩瀚星宇的眼睛,此刻却异常明亮,甚至带着一丝孩童般的好奇,望向走进来的林默。

     “小林……咳咳……来啦?”老人声音微弱沙哑,却含着笑意,抬手示意林默坐到床边,“正好……省得我这把老骨头,还得用那劳什子脑机接口给你发邮件……” 林默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轻轻握住老人那只没扎针的、冰凉的手。

    伏羲血脉的敏锐感知让他清晰地“听”到了老人生命之火如同风中残烛的摇曳,那盏烛火已烧至灯芯尽头,只剩下最后一点温暖而微弱的光芒在坚持。

     “周老,您感觉怎么样?”林默的声音放得极轻。

     “感觉?”周振华眨了眨眼,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狡黠,“感觉像站在一扇……巨大的、未知的门槛前。

    门那边有什么?是彻底的寂静?是更高维度的交响乐?还是……”他微微侧头,目光似乎穿透了病房的墙壁,投向某个常人无法感知的方向,“……那些你们正在观测的,重新‘打包’上路的信息流?” 林默心中一震。

    周老对“九州阴司”和“轮回观测”的了解,显然远超他的预料。

    这并非官方透露,而是这位顶级科学家凭借其敏锐的直觉和对前沿信息的捕捉,自己拼凑出的图景。

     “您都知道了?” “猜的,加上一点……咳咳……推理。

    ”周振华费力地笑了笑,“‘山河链’引发的局部地磁异常、沈舟集团突然大规模赞助的妇产医院超导脑磁图阵列、还有你们那个‘苏丫头’最近发表的那篇关于‘婴儿早期神经簇放电模式与信息熵关联性’的论文……指向性太明显了。

    你们在找‘脚印’,对吧?从一扇门出去,在另一扇门留下的……信息脚印?” 林默沉默地点点头。

    在周老这样的人物面前,任何掩饰都是徒劳的。

     “找到……多少了?”老人的呼吸有些急促,眼中求知的光芒却更盛。

     林默犹豫了一下,从随身终端调出一份高度加密的、抹去了所有敏感信息的统计摘要,投射在病床对面的白墙上。

    只有简洁的柱状图和趋势线: 【“轮回观测站”全球网络捕捉到“印记闪现”案例统计(2024年1月-3月)】 【符合“高度关联性”阈值案例:47例】 【关联强度分布:(柱状图,峰值集中在“低-中”区间)】 【关联特征:多为情感印记(思念、执着、未竟心愿),少量技能碎片(如音乐感知、空间感),求知欲印记……仅3例。

    】 周振华专注地看着那寥寥几根代表“求知欲”的柱子,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被单上划动,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许久,他才长长舒了口气,带着满足的喟叹:“……47个脚印。

    47次……信息跨越‘门’的实证。

    虽然还很微弱……但足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