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科技重铸天庭 > 第114章 山河共鸣塔

第114章 山河共鸣塔

目录
    敦煌的风沙似乎还粘在衣角,伶伦古损那沟通天地的纯净频率仍在识海中回荡。

    但“反星蚀”专项组的核心成员们,已齐聚于深藏秦岭山脉腹地的“天工”尖端材料与声学实验室。

    巨大的环形主控室内,紧张与亢奋交织的气氛几乎凝成实质。

    中央全息平台上,帝尧那流转着星辰轨迹的“星律图谱”与伶伦那跳动着本源频率的“天籁元音矩阵”如同日月同辉,散发着令人敬畏的秩序与和谐之光。

     “理论验证完成!”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明亮。

    她指尖划过光屏,调出复杂的能量交互模型,“以‘星律图谱’为精确导航和调制程序,引导‘天籁元音矩阵’的特定频率组合,产生的复合净化声波谱系,理论上对‘寂灭星能’的熵增锈蚀效应中和效率…可达97.8%!误差范围在可控阈值内!” 实验室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理论可行,是迈向实战最关键的一步! “但是!”苏晚晴话锋一转,目光扫过环形会议桌旁的材料学泰斗周院士、声学权威李教授、以及负责鲁班木鸢节点工程的总工王振山,“理论是蓝图,我们要造的是能覆盖全球、在极端环境下持续作战的武器平台!问题有三个!” 她竖起三根手指: “第一,载体!伶伦的‘天籁元音’需要最纯净的共鸣腔体才能无损激发。

    我们仿制了古损的腔体结构和孔洞分布,但材料…现代任何已知的金属、陶瓷或复合材料,在模拟高频、高能复合声波冲击下,要么产生自身谐振干扰元音纯净度,要么在‘寂灭星能’侵蚀下快速脆化失效!” “第二,传导!净化声波需要穿透空间,精准覆盖被锈蚀节点。

    鲁班木鸢节点是天然的空中平台,但现有的定向声波发射器,其能量转化效率和指向精度,不足以支撑大范围、高强度的净化作业!声波在传输中会严重衰减、散射!” “第三,集成与控制!将‘星律图谱’这种蕴含宇宙秩序的宏大算法,转化为木鸢节点上芯片能理解的实时控制指令,并精确调制‘天籁元音’矩阵的数百万个基础频率点…对算力、算法和硬件集成度是地狱级挑战!” 挑战如同三座大山,压在众人心头。

    实验室内的亢奋稍稍冷却。

     “材料…材料…”材料学泰斗周院士眉头紧锁,盯着伶伦古损的高精度扫描图,喃喃自语,“古损的骨质…那种温润如玉、能完美传导复杂谐波的特性…地球上根本找不到天然对应物!人工合成…时间来不及啊!” “发射器效率问题,或许可以用阵列式相控聚焦…”声学李教授刚开口,就被王振山打断。

     “不行!木鸢载荷和能源有限!阵列太笨重,能耗太高!我们需要的是…一件武器,而不是一个移动的音乐厅!” 林默静静地听着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龟甲。

    龟甲传递着温润而坚定的波动,仿佛在无声地提示:答案,就在你们手中。

     他走到全息平台前,目光落在伶伦古损的模型上,又缓缓移向旁边帝尧星律图谱中那和谐流转的星辰轨迹。

     “我们需要的不是复刻古损,”林默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让争论暂停,“而是…理解它的‘道’,用现代科技…超越它!” 他指向古损模型:“它的材质特殊,能完美共鸣‘天籁元音’,核心在于其微观结构的‘混沌有序’——看似天然无序的骨质纹理,却形成了最精妙的分形共振腔!苏晚晴,后稷的‘生命图谱’数据库里,有没有类似天然生物结构的超材料合成方案?” 苏晚晴眼睛猛地一亮!十指立刻在光屏上飞舞:“有!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