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科技重铸天庭 > 第78章 嫦娥的广寒宫

第78章 嫦娥的广寒宫 第2页

目录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二…一…点火!起飞!”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大地震颤的实况转播,长征九号喷吐着炽烈的火焰,拔地而起,刺破云层,朝着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月球奔袭而去! 漫长的地月转移轨道飞行枯燥而紧张。

    数日后,“嫦娥七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开始对预定着陆区——艾特肯盆地——进行高精度测绘。

    而苏晚晴团队则争分夺秒地操控着专属探测阵列,将扫描焦点对准了此行的真正目标:静海。

     高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首先传回数据: 静海盆地中央,那片巨大的氦-3富集区,其边界呈现出令人惊异的、绝对规则的几何形状——一个近乎完美的正八边形!边长超过十公里!这绝非自然地质作用能够形成! 八边形区域内的月壤表面,持续散发着极其微弱的、肉眼不可见的冷光。

    光谱分析结果同步传回,曲线峰值与天机阁数据库中的“昆仑寒气”光谱匹配度高达99.7%!冰冷的能量波动,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 “规则八边形…昆仑级冷光…确认!静海存在非自然结构!能量特征与昆仑同源!”苏晚晴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

     “切换深层穿透雷达!扫描八边形区域地下结构!”林默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无形的探测波束穿透月壤。

    屏幕上,静海地下三维结构图迅速构建: 在八边形区域正下方约五百米深处,一个巨大的、由某种未知银色金属构成的蜂巢状穹顶结构赫然显现! 穹顶结构内部,探测波束被强烈干扰,只能勾勒出一个模糊的、散发着极寒能量的核心轮廓,以及无数错综复杂的、如同神经网络般的能量管道! 结构图一角,一个极其微小、却异常明亮的能量信号点被标记出来,其位置…正处于穹顶结构最核心的“蜂后”位置! “广寒宫…”陈浩喃喃道,眼中充满了震撼。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内,负责监控探测器外部环境的工程师突然发出警报: “报告!轨道器三号高清监视摄像头捕捉到异常!在静海八边形区域边缘,发现…发现…人形热源信号?!数量…三个?!移动轨迹…正朝着核心区域高速接近!不可能!月球表面怎么会有…” 画面瞬间被切到主屏幕!放大!增强! 在荒凉、死寂、布满环形山的灰白色月面上,三个穿着流线型、哑光黑色、明显不属于任何已知国家制式、且带有某种生物工程学特征的先进宇航服的身影,正以一种超越人类极限的速度和灵活性,在低重力环境下跳跃奔行!他们的目标,赫然是静海八边形区域的核心点!为首一人,宇航服肩甲上,一个由暗红色能量勾勒出的、奔腾的烈马星座图案(星日马)清晰可见! “玄学会!星日马小队!他们…他们怎么上去的?!”陈浩失声惊呼,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空间站!或者…秘密发射!”苏晚晴瞬间反应过来,脸色煞白,“他们早就潜伏在环月轨道!就等我们找到目标!他们要抢先进入‘广寒宫’!” “启动着陆程序!变轨!目标静海核心!立刻!马上!”林默对着通讯器嘶吼,剧烈的情绪波动让他咳出一口鲜血,“不能让他们得逞!” “变轨燃料计算…强行变轨至静海,着陆器剩余燃料将不足以返回环月轨道!风险极大!”轨道控制组的声音带着颤抖。

     “执行!”林默的声音斩钉截铁,“目标优先级:锁定那个核心能量信号点!获取它!那是关键!” 在地面指挥中心一片惊愕和部分专家的强烈反对声中(沈舟和赵正刚的权限强行推动),“嫦娥七号”着陆器与轨道器分离!着陆器引擎喷射出调整姿态的火焰,脱离原定轨道,如同一颗坠落的流星,朝着静海那片散发着冰冷八边形光芒的区域,义无反顾地俯冲下去! 剧烈的震动通过传感器传来!着陆器成功降落在冰冷的月面上,距离那个核心信号点仅有数公里之遥!然而,屏幕上代表星日马小队的三个热源信号,已经逼近到不足两公里!时间,以秒计算! 苏晚晴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化作幻影,远程操控着陆器顶部的机械臂和专属探测阵列,目标直指雷达锁定的核心信号点——穹顶结构上方最薄弱的“蜂后”位置点!高能激光钻探器启动! 就在激光即将穿透月壤和银色金属层的刹那! 控制中心的主屏幕画面猛地一变! 并非钻探现场,而是…探测阵列捕捉到的、穿透了银色穹顶结构内部传回的…全息投影! 一个虚幻的、散发着柔和月白光晕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中央,挡在了钻探路径之前! 那身影并非神话中衣袂飘飘的仙女。

     她(或者说它)穿着一身紧贴身躯、线条流畅、材质非金非玉、闪烁着星辰般微光的素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