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这就是攀附强者的益处吗? 第2页
自己能够解决,相信自己可以闯过难关,更确信自己能处理好一切……
结果显而易见!
他并非超凡脱俗的天才,也不是命中注定的圣人。
他终究摆脱不了七情六欲的束缚! 最终,他失败了! 再看胡大老爷呢? 自己做丞相时,他饮酒作乐; 如今陷入牢狱,他依旧饮酒作乐! 无论外界如何动荡,对胡大老爷而言,都毫无影响。
想到这里,李善长不禁放声大笑。
输了! 不过,败在一个曾经的学生手上,倒也不算太糟。
可惜没有机会了! 不然的话,他还真想看看这个聪明的学生将来会怎样! 朱元璋多疑,胡大老爷该如何从他手中逃脱呢? 可惜看不到结局了! 可惜啊! 皇宫内,以往笑容满面的太子朱标此刻正在向朱元璋汇报李善长案件的进展。
目前,李善长及其大部分党羽已被捕。
但这次案件牵连的官员数量众多。
朱元璋虽心狠手辣,却非随意**之人。
他只是嫉恶如仇罢了! 因此,每位受惩处的官员都有确凿证据,无可辩驳。
朱标支持此事,正是基于这一点。
说到底,虽然朱标平日和蔼可亲,对朱元璋的部分政策并不完全赞同。
但实际上,他的价值观与朱元璋并无太大差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朱家父子眼中,既然天下是他们朱家的,那么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无疑是在破坏他们的根基。
这怎么可以容忍? 即使朱标向来仁慈,也不能坐视他人挥霍自家的财富。
因此,一旦查实,朱标处理起来毫不留情。
然而,这次牵涉的官员数量实在庞大,尤其是许多基层官员。
虽然他们的过错不至于太严重,很多时候只是听从上级命令行事罢了。
即便如此,想要与李善长扯上关系也非易事。
但官场就是这样冷酷无情。
如果你的上级和李善长关系密切,而他的指令又与李善长的案件相关联,你能站出来否认自己的责任吗? 尽管这些基层官员确实有些冤屈。
此时,朱标正在与朱元璋讨论这些官员的问题。
“父皇,儿臣认为,待锦衣卫核查后,可根据情节轻重适当惩罚即可。
” 朱元璋一听这话,立刻皱眉斥责。
“绝不可能!” “我就看不惯这种优柔寡断的态度!” “怎么,我没给他们俸禄或官职了吗?” “标儿,你这个人就是太过慈悲,这样不行,必须改掉!” 朱标刚开口建议,朱元璋便立即发怒。
显然,他对官员毫无好感。
即便已成为皇帝,他依然用当初当放羊娃时的眼光审视手下的官员。
哪怕这些官员都在为他效力。
朱标只能苦口婆心地劝说父亲。
平日里对官员严苛些并无不可,毕竟只是几个小官罢了,无论是杀还是流放,都能起到整顿朝纲的效果。
然而现在的情况不同,这次涉及的官员数量太多。
若只是高层官员出事,从中层选拔补充即可。
但若是大量基层官员被处理,那就棘手了。
去哪里快速找到足够的人才填补空缺?即便新人上任,也需要时间适应工作流程,看似只需动动嘴皮子,实际上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规矩,新手贸然接手必定引发混乱。
最终受害的还是整个国家和百姓。
经过一番劝说,朱元璋勉强答应不再加重处罚,但
他终究摆脱不了七情六欲的束缚! 最终,他失败了! 再看胡大老爷呢? 自己做丞相时,他饮酒作乐; 如今陷入牢狱,他依旧饮酒作乐! 无论外界如何动荡,对胡大老爷而言,都毫无影响。
想到这里,李善长不禁放声大笑。
输了! 不过,败在一个曾经的学生手上,倒也不算太糟。
可惜没有机会了! 不然的话,他还真想看看这个聪明的学生将来会怎样! 朱元璋多疑,胡大老爷该如何从他手中逃脱呢? 可惜看不到结局了! 可惜啊! 皇宫内,以往笑容满面的太子朱标此刻正在向朱元璋汇报李善长案件的进展。
目前,李善长及其大部分党羽已被捕。
但这次案件牵连的官员数量众多。
朱元璋虽心狠手辣,却非随意**之人。
他只是嫉恶如仇罢了! 因此,每位受惩处的官员都有确凿证据,无可辩驳。
朱标支持此事,正是基于这一点。
说到底,虽然朱标平日和蔼可亲,对朱元璋的部分政策并不完全赞同。
但实际上,他的价值观与朱元璋并无太大差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朱家父子眼中,既然天下是他们朱家的,那么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无疑是在破坏他们的根基。
这怎么可以容忍? 即使朱标向来仁慈,也不能坐视他人挥霍自家的财富。
因此,一旦查实,朱标处理起来毫不留情。
然而,这次牵涉的官员数量实在庞大,尤其是许多基层官员。
虽然他们的过错不至于太严重,很多时候只是听从上级命令行事罢了。
即便如此,想要与李善长扯上关系也非易事。
但官场就是这样冷酷无情。
如果你的上级和李善长关系密切,而他的指令又与李善长的案件相关联,你能站出来否认自己的责任吗? 尽管这些基层官员确实有些冤屈。
此时,朱标正在与朱元璋讨论这些官员的问题。
“父皇,儿臣认为,待锦衣卫核查后,可根据情节轻重适当惩罚即可。
” 朱元璋一听这话,立刻皱眉斥责。
“绝不可能!” “我就看不惯这种优柔寡断的态度!” “怎么,我没给他们俸禄或官职了吗?” “标儿,你这个人就是太过慈悲,这样不行,必须改掉!” 朱标刚开口建议,朱元璋便立即发怒。
显然,他对官员毫无好感。
即便已成为皇帝,他依然用当初当放羊娃时的眼光审视手下的官员。
哪怕这些官员都在为他效力。
朱标只能苦口婆心地劝说父亲。
平日里对官员严苛些并无不可,毕竟只是几个小官罢了,无论是杀还是流放,都能起到整顿朝纲的效果。
然而现在的情况不同,这次涉及的官员数量太多。
若只是高层官员出事,从中层选拔补充即可。
但若是大量基层官员被处理,那就棘手了。
去哪里快速找到足够的人才填补空缺?即便新人上任,也需要时间适应工作流程,看似只需动动嘴皮子,实际上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规矩,新手贸然接手必定引发混乱。
最终受害的还是整个国家和百姓。
经过一番劝说,朱元璋勉强答应不再加重处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