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李善长该死,你们同样罪责难逃! 第2页
往日里连三四品官员来访都要毕恭毕敬的韩国公府,如今任由这些番子四处搜查。
抄家并非只是简单抓捕和收缴财物,而是要挖地三尺找寻线索。
因此,韩国公府此刻完全乱作一团。
坐在书房里的李善长听到外面的喧嚣,不禁老泪纵横。
他瘫倒在椅上,仰头长叹:“完了啊!” “终究还是避无可避。
” “重八,果然还是你心狠。
” 李善长被抄家入狱并不会因他转押至锦衣卫昭狱而终止。
平日里朱标总是笑容满面,看似仁慈温和。
然而一旦涉及案件和相关官员,他便展现出果断狠辣的一面。
可以说,朱标始终坚守两条原则:先看关系远近,再看罪行轻重。
前几**会上,李善长的主要势力已被清除殆尽。
如今轮到了次要人物。
要知道,即便李善长未任丞相时,也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胡大人尚有许多门生故旧,李善长更不必说。
顿时,整个明朝各地官场陷入一片恐慌。
--- 应天府,作为京城重地、天子所在地,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自然比其他地方更加繁华。
但近日的应天府,已不见往日的熙攘景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批锦衣卫如猎犬般穿梭于街道,直奔某位官员府邸。
昔日街坊邻里仰望的官员宅院,如今被锦衣卫破门而入。
伴随混乱与哭泣声,一些看似人脉广泛的官员,最终在锦衣卫押解下离开家门。
被锦衣卫抓着的官员早已失却昔日的镇定与威严,只剩下恐惧、悔恨与焦躁。
这种场景并非个别现象,整个应天府都被卷入了恐慌与紧张之中。
对官员们而言,这样的状况并不陌生,两年前应天城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锦衣卫大规模行动,那一次是因为空印案,无数人因此获罪甚至被处死。
如今不少官员正是在那之后才得到职位,而今轮到他们追随前任的步伐走向刑场。
随着时间推移,被捕官员数量增加,文武百官皆感不安。
大家意识到,李善长一案远超“堪比空印案”的传言,其规模和力度更甚以往。
没有人认为自己能置身事外,因为牵连范围极广。
随着时间流逝,朝廷中至少一半的官员已不知所踪,他们均被送往锦衣卫的昭狱。
以至于昭狱都快容纳不下,人满为患,人手也显得不足。
抄家更是繁杂的工作,所有财物物件需逐一登记造册,随后汇总上报,工作量巨大,即便有赏金,锦衣卫也感到压力山大,根本忙不过来。
教坊司的小院里,胡大老爷听完李怀仁带来的消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知道,李善长此次是在替他背黑锅。
如果没有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现在的丞相位置上坐的人应该是胡惟庸而非李善长。
若非他提前知晓历史进程,并深刻认识到朱元璋的残忍,再加上有外挂般的超然心态,或许早已被权力**迷失自我。
那种掌控一切、一呼百应的感觉,对男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任何一个有抱负的男人,恐怕都无法抗拒亲手建立帝国的机会。
然而,这种雄心壮志必然会导致与朱元璋的直接对抗。
皇权从来都是冰冷的,一旦皇权与相权发生冲突,朱元璋绝不会考虑丞相的举措是否有利于国家,只会认定其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死亡。
想到这些,胡大老爷不禁感到庆幸。
他拍拍胸口,感慨道:“幸好我只是个无为之人,没什么野心。
”
抄家并非只是简单抓捕和收缴财物,而是要挖地三尺找寻线索。
因此,韩国公府此刻完全乱作一团。
坐在书房里的李善长听到外面的喧嚣,不禁老泪纵横。
他瘫倒在椅上,仰头长叹:“完了啊!” “终究还是避无可避。
” “重八,果然还是你心狠。
” 李善长被抄家入狱并不会因他转押至锦衣卫昭狱而终止。
平日里朱标总是笑容满面,看似仁慈温和。
然而一旦涉及案件和相关官员,他便展现出果断狠辣的一面。
可以说,朱标始终坚守两条原则:先看关系远近,再看罪行轻重。
前几**会上,李善长的主要势力已被清除殆尽。
如今轮到了次要人物。
要知道,即便李善长未任丞相时,也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胡大人尚有许多门生故旧,李善长更不必说。
顿时,整个明朝各地官场陷入一片恐慌。
--- 应天府,作为京城重地、天子所在地,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自然比其他地方更加繁华。
但近日的应天府,已不见往日的熙攘景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批锦衣卫如猎犬般穿梭于街道,直奔某位官员府邸。
昔日街坊邻里仰望的官员宅院,如今被锦衣卫破门而入。
伴随混乱与哭泣声,一些看似人脉广泛的官员,最终在锦衣卫押解下离开家门。
被锦衣卫抓着的官员早已失却昔日的镇定与威严,只剩下恐惧、悔恨与焦躁。
这种场景并非个别现象,整个应天府都被卷入了恐慌与紧张之中。
对官员们而言,这样的状况并不陌生,两年前应天城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锦衣卫大规模行动,那一次是因为空印案,无数人因此获罪甚至被处死。
如今不少官员正是在那之后才得到职位,而今轮到他们追随前任的步伐走向刑场。
随着时间推移,被捕官员数量增加,文武百官皆感不安。
大家意识到,李善长一案远超“堪比空印案”的传言,其规模和力度更甚以往。
没有人认为自己能置身事外,因为牵连范围极广。
随着时间流逝,朝廷中至少一半的官员已不知所踪,他们均被送往锦衣卫的昭狱。
以至于昭狱都快容纳不下,人满为患,人手也显得不足。
抄家更是繁杂的工作,所有财物物件需逐一登记造册,随后汇总上报,工作量巨大,即便有赏金,锦衣卫也感到压力山大,根本忙不过来。
教坊司的小院里,胡大老爷听完李怀仁带来的消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知道,李善长此次是在替他背黑锅。
如果没有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现在的丞相位置上坐的人应该是胡惟庸而非李善长。
若非他提前知晓历史进程,并深刻认识到朱元璋的残忍,再加上有外挂般的超然心态,或许早已被权力**迷失自我。
那种掌控一切、一呼百应的感觉,对男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任何一个有抱负的男人,恐怕都无法抗拒亲手建立帝国的机会。
然而,这种雄心壮志必然会导致与朱元璋的直接对抗。
皇权从来都是冰冷的,一旦皇权与相权发生冲突,朱元璋绝不会考虑丞相的举措是否有利于国家,只会认定其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死亡。
想到这些,胡大老爷不禁感到庆幸。
他拍拍胸口,感慨道:“幸好我只是个无为之人,没什么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