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37章 修建堤坝的话,可以使用混凝土

第137章 修建堤坝的话,可以使用混凝土 第2页

目录
    ,洪水过后,治水工程中最关键的就是修建堤坝,这一点你们应该认同吧?” 众人,包括章善在内,都点头表示同意。

     确实如此! 每次洪水泛滥,几乎都是堤坝出了问题。

     因此,治理洪水的第一步就是迅速修复堤坝。

     否则,一旦再发生洪水,其他工作岂不是白做了? 看到大家都理解了,胡大老爷伸出手指继续说道: “然而,修堤坝有两个难点!” “首先,修得慢!” “洪水刚过的地方大多还在下雨,稍有不慎,那些未受损的堤坝也可能撑不了多久。

     ” “更何况那些已经决口的堤坝,必须尽快抢修,以防灾情扩大。

     ” “可自古以来,无论哪个朝代,修堤坝始终只能靠传统方法——搭架子、夯实泥土,一步步慢慢来。

     ” “不仅耗费巨大,更浪费时间!” 众人再次点头。

     尤其是几位资深工部官员,说到这个话题时,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

     显然,他们对此深有体会。

     别以为身为官员就可以轻松应对。

     虽然不需要亲手挑土,但免不了要在大坝上淋雨吹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风吹雨打的日子,可不止一两天就能结束。

     更麻烦的是,即使努力了几个月,到最后还可能挨骂。

     此刻,工部的官员们脸上越发苦涩。

     然而胡大人却像没看到似的,又举起了一根手指。

     “其二便是不够坚固。

     ”他说,“堤坝归根结底还是以泥土为主,虽有少量用大块石头填充的情况,但毕竟不多。

     无论人力还是物力,都不可能长期如此操作。

     而泥土筑成的堤坝,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牢固。

     ” 说到这里,胡大人也感慨地叹了口气。

     “每当堤坝坍塌时,工部就会被指责。

     ” “总有人跳出来指责工部偷工减料、**。

     ” “但实际上呢?就算是严格按照标准修建,又能撑多久?要知道堤坝每天都承受着水流的冲击,泥土能坚持才怪。

     ”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连连点头。

     显然,这一点他们深有体会。

     毕竟他们曾经为此吃过亏。

     近几天,朝堂上不断有人要求彻查工部的声音响起。

     似乎在很多人眼中,只要工部不偷工减料,堤坝就不会垮塌。

     但事实是? 哪有什么工程能永远不变呢! 虽然有**行为存在,但至少在洪武年间,大多数工部官员并没有胆量这么做。

     无他,只是担心满门遭祸。

     在讲完传统堤坝的不足之处后,胡大人终于切入正题。

     “接下来,我们不得不谈谈混凝土了!” “它有两个显着的优点!” “其一,用途广泛!” “这种由河沙、水搅拌硬化后如同磐石般的材料,不仅能用于筑堤,还能建造楼阁庙宇、桥梁陵墓等各类建筑,丝毫不逊于石材,而且更加便捷。

     ” 说到这里,胡大人自豪地举起第二根手指。

     “其二,制备简单!” “无需特意前往特定地点开采运输,我们工部只需建立作坊自行生产即可。

     ” “若将来遇到大规模需求的工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当地设立此类作坊。

     ” “这样既能就近供应,还能顺便盈利。

     ” 胡大人得意地环顾四周,问道:“诸位觉得此法如何?” 工部的同僚们听得目瞪口呆。

     混凝土真的有这般神奇? 在胡大人看来,这个时代完全有能力制造混凝土。

     借鉴瓷器烧窑的经验先研发水泥,再制作混凝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