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废除丞相制度 第2页
回决定吧。
” “您是不是另有打算?” 确实,知子莫若父,反过来也是如此。
朱标对他的父皇还是比较了解的。
朱元璋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一旦认定的事,即便碰壁也不回头。
但今天很有趣,李善长刚反对几句,父皇就改变了主意。
这里面要是没有别的谋划,那才奇怪。
朱元璋嘴角微扬,显然很满意儿子对自己如此了解。
但他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标儿,你觉得李善长如何?” 朱标迟疑片刻答道:“大明功臣,擅长政务,但野心不小。
” 朱元璋点头认可,脸上笑意更浓。
“你说得对,李善长就是这样的人。
” “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人还适合当丞相吗?” 朱标沉思良久才答:“不适合。
” “野心大的人,能力强反而更有害。
” 朱元璋笑了。
“哈哈,看来我们父子的想法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我也是这么想的。
” “不过,我的考虑更深一些。
” “能当丞相的,必定有能力。
” “但如果有了野心,危害巨大;如果没有野心,又担心将来生出野心。
” “那为什么我不干脆废除丞相这个职位呢?” 朱标听到这惊人之语,大吃一惊。
废除丞相? 父亲竟有这样的想法? 千年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丞相。
如今,父亲一句话就要废除丞相职位,这太突然了。
事情若成,后代子孙再难恢复,文臣们又如何接受?朱标深知父亲行事出人意料,这次也不例外。
他不解地询问父亲的想法。
朱元璋笑着表示,这个念头已存许久,最初是在胡惟庸任丞相时就考虑过。
“当年我们总觉得李善长的能力虽强,但有些事情总不合我们的意。
即便后来证明他说得没错,我们内心依然难以舒畅。
” “毕竟,这天下终究是我们朱家的,对不对?” 朱元璋坦率地说道。
他向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完人。
朱标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只是轻笑一声便不再多言。
他本想听父亲继续讲述这件事。
“随着李善长在朝中的地位日益稳固,一方面我们感到欣慰,因为他确实是个得力助手;另一方面,我们也担忧,若他成为权臣,一旦我们不在了,你能应付得了吗?” 正在这时,李善长因故辞去了丞相之职,由胡惟庸接任。
提到这里,朱元璋的神情变得凝重。
“胡惟庸的任命,我们是顺势而为,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那群人的强烈要求。
” “没错,你当时也看到了。
表面上他们是推荐胡惟庸,实际上是在施压。
” “所以我们答应了,也是想验证一下这个位置是否还能挽救。
”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表情更加严肃。
“结果呢?这就是他对我们的回报吗?” “他把朝廷当成了什么?这天下难道姓李吗?” “看看吧,今天我临时提出一项政策,李善长毫无准备就站了出来。
” “结果如何?支持他的有几人?这些人连我的真实意图都不清楚,只因为李善长站了出来,就跟着附和。
” 老朱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胖儿子身上,语气严厉地说道:“李善长因权欲而死,固然有罪。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旦踏上这条路,对权力的追求是不可避免的。
” “因此,只要丞相之位存在,就必然会出现权臣。
我是开国皇帝,可以压制像李善长那样的权臣,但你能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做到吗?” “所
” “您是不是另有打算?” 确实,知子莫若父,反过来也是如此。
朱标对他的父皇还是比较了解的。
朱元璋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一旦认定的事,即便碰壁也不回头。
但今天很有趣,李善长刚反对几句,父皇就改变了主意。
这里面要是没有别的谋划,那才奇怪。
朱元璋嘴角微扬,显然很满意儿子对自己如此了解。
但他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标儿,你觉得李善长如何?” 朱标迟疑片刻答道:“大明功臣,擅长政务,但野心不小。
” 朱元璋点头认可,脸上笑意更浓。
“你说得对,李善长就是这样的人。
” “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人还适合当丞相吗?” 朱标沉思良久才答:“不适合。
” “野心大的人,能力强反而更有害。
” 朱元璋笑了。
“哈哈,看来我们父子的想法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我也是这么想的。
” “不过,我的考虑更深一些。
” “能当丞相的,必定有能力。
” “但如果有了野心,危害巨大;如果没有野心,又担心将来生出野心。
” “那为什么我不干脆废除丞相这个职位呢?” 朱标听到这惊人之语,大吃一惊。
废除丞相? 父亲竟有这样的想法? 千年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丞相。
如今,父亲一句话就要废除丞相职位,这太突然了。
事情若成,后代子孙再难恢复,文臣们又如何接受?朱标深知父亲行事出人意料,这次也不例外。
他不解地询问父亲的想法。
朱元璋笑着表示,这个念头已存许久,最初是在胡惟庸任丞相时就考虑过。
“当年我们总觉得李善长的能力虽强,但有些事情总不合我们的意。
即便后来证明他说得没错,我们内心依然难以舒畅。
” “毕竟,这天下终究是我们朱家的,对不对?” 朱元璋坦率地说道。
他向来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完人。
朱标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只是轻笑一声便不再多言。
他本想听父亲继续讲述这件事。
“随着李善长在朝中的地位日益稳固,一方面我们感到欣慰,因为他确实是个得力助手;另一方面,我们也担忧,若他成为权臣,一旦我们不在了,你能应付得了吗?” 正在这时,李善长因故辞去了丞相之职,由胡惟庸接任。
提到这里,朱元璋的神情变得凝重。
“胡惟庸的任命,我们是顺势而为,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那群人的强烈要求。
” “没错,你当时也看到了。
表面上他们是推荐胡惟庸,实际上是在施压。
” “所以我们答应了,也是想验证一下这个位置是否还能挽救。
”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表情更加严肃。
“结果呢?这就是他对我们的回报吗?” “他把朝廷当成了什么?这天下难道姓李吗?” “看看吧,今天我临时提出一项政策,李善长毫无准备就站了出来。
” “结果如何?支持他的有几人?这些人连我的真实意图都不清楚,只因为李善长站了出来,就跟着附和。
” 老朱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胖儿子身上,语气严厉地说道:“李善长因权欲而死,固然有罪。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旦踏上这条路,对权力的追求是不可避免的。
” “因此,只要丞相之位存在,就必然会出现权臣。
我是开国皇帝,可以压制像李善长那样的权臣,但你能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做到吗?”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