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闭关锁国 第3页
但一个地方是否繁荣,差距却是巨大的。
毕竟,百姓富足,才能多生孩子,缴纳更多的人头税。
尽管朝廷设定的商税不高,但许多有实力的商人早已找到避税的方法。
没错,即使大明现有的这点微不足道的商税,他们也毫不在意。
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分散收入,直至完全规避。
然而,无论如何,一个地方经济若能发展起来,对官府和百姓都有莫大的好处。
不说别的,就是让普通百姓做些小生意,生活也会改善很多。
更不用提地方富裕后,官府也能多出一些银钱用于修缮水利、清理沟渠。
想到这里,朱元璋觉得这番话确实有道理。
看到朱元璋表情逐渐放松,胡大老爷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嗯,能听进去就好。
生怕像颗炮仗一样一点就炸,那样就没得谈了。
得赶紧走人,多待一秒都觉得是对生命不敬。
但现在嘛! 胡大人倒不介意给朱元璋上一课。
“陛下,经济问题还得换个角度思考。
” “您之前批准的那份奏折提到,商人们垂涎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不惜违法冒险。
” “这当然是无视朝廷法规的行为。
” “但换个思路,是不是说明海上贸易收益丰厚,才让人趋之若鹜?” “要是规范管理,高额征税,是不是能让百姓日子好过些,国库也充盈不少?” “既然您觉得商人的贪念压根吓不住,那这些商人不管禁令如何都会干下去吧?” “与其让他们暗地里积累巨额财富,还拖累官员,为何不让朝廷公开征税?” 朱元璋听后来了兴趣。
他就是喜欢给自家捞钱,这感觉太爽了! 胡大人的话说到了点子上——海贸根本禁不了,那为何不征重税呢? 不得不说,胡大人确实懂朱元璋,这个建议正好戳中他的心思。
不过,胡大人不会细说具体方案。
毕竟提了就得担责,让朱元璋自己琢磨去。
他只负责**,不负责后面的苦活。
“再者,陛下,禁海政策本质上就是闭关锁国。
” “陛下,臣认为闭关锁国通常是弱国的做法。
” “因为国家实力不足,才需要通过闭关锁国来防范外敌侵扰。
” “我大明虽定鼎中原不久,然乃上国正统,国力蒸蒸日上,岂能惧他人?”朱元璋听罢,脸色骤沉,语气不悦:“惟庸,此激将之法太过浅显,休要妄图动摇朕心。
” 胡大人坦然一笑,毫不羞涩:“陛下明察秋毫,实乃智者所为。
” “陛下果然洞悉一切。
” “然臣以为,我大明若一味闭关锁国,恐终将吃亏。
” “一旦禁海,非但无法掠夺邻国矿产与粮食物资,更失却获取先进技术的机会。
”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或许此时番邦已孕育出旷世奇才,我等却无缘得见。
” “若有这般聪慧之人,我大明或可在军备、民生器械乃至学术技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 “然而如今闭关锁国,岂非错失良机?甚是可惜。
” 朱元璋陷入沉思。
不得不承认,胡大人一番话让他有所触动。
胡大人并未以空泛的大道理或虚浮之词打动他,而是直击核心利益。
将利弊摊开于眼前,任由朱元璋权衡。
顺着胡大人的思路,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其言句句在理。
实则,胡大人内心悲戚。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毕竟,百姓富足,才能多生孩子,缴纳更多的人头税。
尽管朝廷设定的商税不高,但许多有实力的商人早已找到避税的方法。
没错,即使大明现有的这点微不足道的商税,他们也毫不在意。
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分散收入,直至完全规避。
然而,无论如何,一个地方经济若能发展起来,对官府和百姓都有莫大的好处。
不说别的,就是让普通百姓做些小生意,生活也会改善很多。
更不用提地方富裕后,官府也能多出一些银钱用于修缮水利、清理沟渠。
想到这里,朱元璋觉得这番话确实有道理。
看到朱元璋表情逐渐放松,胡大老爷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嗯,能听进去就好。
生怕像颗炮仗一样一点就炸,那样就没得谈了。
得赶紧走人,多待一秒都觉得是对生命不敬。
但现在嘛! 胡大人倒不介意给朱元璋上一课。
“陛下,经济问题还得换个角度思考。
” “您之前批准的那份奏折提到,商人们垂涎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不惜违法冒险。
” “这当然是无视朝廷法规的行为。
” “但换个思路,是不是说明海上贸易收益丰厚,才让人趋之若鹜?” “要是规范管理,高额征税,是不是能让百姓日子好过些,国库也充盈不少?” “既然您觉得商人的贪念压根吓不住,那这些商人不管禁令如何都会干下去吧?” “与其让他们暗地里积累巨额财富,还拖累官员,为何不让朝廷公开征税?” 朱元璋听后来了兴趣。
他就是喜欢给自家捞钱,这感觉太爽了! 胡大人的话说到了点子上——海贸根本禁不了,那为何不征重税呢? 不得不说,胡大人确实懂朱元璋,这个建议正好戳中他的心思。
不过,胡大人不会细说具体方案。
毕竟提了就得担责,让朱元璋自己琢磨去。
他只负责**,不负责后面的苦活。
“再者,陛下,禁海政策本质上就是闭关锁国。
” “陛下,臣认为闭关锁国通常是弱国的做法。
” “因为国家实力不足,才需要通过闭关锁国来防范外敌侵扰。
” “我大明虽定鼎中原不久,然乃上国正统,国力蒸蒸日上,岂能惧他人?”朱元璋听罢,脸色骤沉,语气不悦:“惟庸,此激将之法太过浅显,休要妄图动摇朕心。
” 胡大人坦然一笑,毫不羞涩:“陛下明察秋毫,实乃智者所为。
” “陛下果然洞悉一切。
” “然臣以为,我大明若一味闭关锁国,恐终将吃亏。
” “一旦禁海,非但无法掠夺邻国矿产与粮食物资,更失却获取先进技术的机会。
”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或许此时番邦已孕育出旷世奇才,我等却无缘得见。
” “若有这般聪慧之人,我大明或可在军备、民生器械乃至学术技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 “然而如今闭关锁国,岂非错失良机?甚是可惜。
” 朱元璋陷入沉思。
不得不承认,胡大人一番话让他有所触动。
胡大人并未以空泛的大道理或虚浮之词打动他,而是直击核心利益。
将利弊摊开于眼前,任由朱元璋权衡。
顺着胡大人的思路,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其言句句在理。
实则,胡大人内心悲戚。
喜欢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