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91章 头痛欲裂的考生们

第91章 头痛欲裂的考生们

目录
    这两位都是传说中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他们之间会不会吵架先不说。

     如果真的吵起来,是这些普通学子能插手的吗? 关键是,就算他们敢插手,能说什么呢? 最要命的是,还得给出理由。

     这理由,他们能说吗? 这是策论啊! 谁家的策论是劝架的啊! 越想,学子们越觉得头皮发麻。

     仔细琢磨,发现这里面还有一个坑。

     题目问的是,帮谁! 也就是说,必须在老子和孔子之间选一个支持,还得说明理由。

     呵呵,真是要命了! 不少考生已经开始抓狂了。

     他们这才发现,当年童子试的时候,胡大老爷对他们真是相当仁慈了。

     否则,他们怕连童子试都过不了。

     现在,是不是可以直接宣布乡试失败了? 毕竟,这题,他们是真不会啊! 没错,不仅普通考生,就连那些早已名扬天下的天才考生,比如解缙,此时也是一脸懵。

     解缙确实有才,但他何曾见过这种题啊。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题跟四书五经有什么关系! (本章完) ------------ 此时大明各地的贡院里,考生们可谓是上演了人生百态。

     有的学子呆呆地坐在那里,眼神空洞地盯着试卷,仿佛泥塑木雕。

     这是彻底的心如死灰了。

     考场内,气氛紧张得几乎让人窒息。

     有的学子双眼通红,手指狠狠插入发丝之中,拼命地抓挠,仿佛这样就能从混沌的脑海中挤出一丝灵感。

     然而,灵感依旧无踪,思路依然堵塞。

     另一边,有人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即将挥毫泼墨,写下惊天动地的文章,可最终纸上空空如也,连一个字都未落下。

     这些人脑子里念头纷杂,却不知如何取舍,纠结得几乎要崩溃。

     贡院内的考生们,无一不头痛欲裂,甚至不少人心中暗暗咒骂胡大老爷,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

     毕竟,乡试与之前的童子试截然不同。

     童子试考察的是基本学识,而乡试则是真正的考验。

     往年乡试的题目,随便一道都足以让学子们冥思苦想,甚至许多老师也难以轻易解答。

     这就是乡试的难度,与童子试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若用胡大老爷的话来比喻,这难度就像从初中代数骤然跃升到微积分,足以让人晕头转向,甚至神志不清。

     为何考场上这么多人几近崩溃?原因很简单,他们大多是首次参加乡试,根本没想到,即便是撇开胡大老爷出的题目,其他题目也让他们手足无措。

     科举的特点之一,便是没有标准答案。

     每道题目只有大概的答题思路可循,具体的行文却得靠考生自己琢磨。

     文采再华丽,文风再优美,若思路不对,一切皆枉然。

     正因如此,有的考生干脆放弃最后一题,埋头从第一题开始作答。

     然而,即便如此,许多人依然愁眉不展,笔尖悬在纸上,迟迟无法落下。

     解缙此刻也是一脸茫然。

     他虽早知乡试艰难,却未曾料到竟然如此之难。

     眼前的题目让他不禁心生疑惑:“莫非今年的考官们暗中较劲,想比比谁出的题更偏门?还是胡大人引领了出题风潮,让考题愈发刁钻?我本想来见识见识,可也不能考得太丢脸吧?” ‘唉,算了,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多写点总比空着好不是?’ 就在解缙提笔之际,一些学风不盛的省份,贡院内早已乱作一团。

     “考官!这卷子是不是出错了?” “考官,这题目有问题!简直有辱斯文!绝对有问题!” 几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