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2章 朱元璋赏赐美人

第12章 朱元璋赏赐美人

目录
    ------------ 见朱元璋面露困惑之色,胡惟庸难得露出一丝紧张。

     怎么回事?朱元璋这家伙抗性这么强? 难道根本不吃这一套? 第一次正面对话,你居然没被我的话术打动? 绝不可能! 上辈子我也干过销售,哄人可是一把好手! 朱元璋沉默良久,嘴唇微动,语气复杂地说:“嗯……惟庸,你这么一说,倒是有点道理。

    ” “只是,我们总觉得您的题目设定得过于隐晦了。

    ” “毕竟,寻常学子哪能像您这般聪慧呢!” 朱元璋随口夸了一句,胡惟庸听后顿时感到轻松了不少。

     至少,客户的不满还未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他坐在矮凳上,略作思忖,随后向朱元璋拱了拱手:“陛下,臣斗胆直言,这试题虽有难度,但也是为了大明的未来啊!” “哦?说来听听,朕倒要看看你有何高见!” 朱元璋对胡惟庸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要知道,这位曾经贵为丞相的臣子,若说出“为国为民”的话,那定然是不容小觑的。

     胡惟庸整理了一下思绪,语气严肃地说:“陛下,臣与您一同打下江山,深知那些只会死记硬背、卖弄辞藻的书生,即便入仕,也不过是徒具虚名罢了。

    ” “有些人甚至更糟,一旦为官,便任人摆布,不是被欺压,就是贪赃枉法。

     归根结底,他们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国家,唯一擅长的不过是读书写字而已!” 说到此处,胡惟庸竟觉得自己的提议充满了使命感,仿佛真的在为大明奉献心力。

     朱元璋听罢亦有所触动。

     作为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皇帝,他对这类问题的痛恨不言而喻。

     然而,长期以来,他也只能靠严刑峻法震慑群臣。

     如今听到胡惟庸的见解,似乎找到了从源头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怎能不让朱元璋激动? “惟庸,详细讲讲!” 胡惟庸心中暗喜,看来沟通再次畅通无阻,接下来的好事或许就在眼前了。

     “陛下,正如臣所言,这三个破题方向,实际上是为了挑选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

    ” “第一类是遵循规矩之人,这类人并非机械记忆,而是真正掌握了学问,懂得将知识用于实际……” “这种人可入翰林,让他们专注于学问,皓首穷经,潜心研究。

    ” “大明未来的文风能否超越汉唐,就取决于这些人了。

    ” “第二种从天命破题的,这类人读书广泛,思维灵活。

    ” “那些机敏聪慧且通晓多种杂学的人,最适宜派往地方历练。

    ” “因为他们懂得很多事,既不会被下属蒙蔽,也不会在处理地方事务时手足无措。

    ” “只要在地方历练几年,他们日后便有望成为一方。

    ” “而最后一种,既不精深也不广博的,我们也得看到他们的长处,那就是老实忠厚。

    ” “这样的人,最适合在六部里埋头苦干,他们性格朴实,没有那么多心眼,虽然不够机变,但胜在踏实肯干!” 胡惟庸说到这里,坦然一笑,双手一摊道:“至于剩下的那些人,读不懂书又品行不佳,自然该落榜。

    ” “毕竟,我肩负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责任,可不能选一堆废物出来。

    ” 朱元璋听罢,笑得合不拢嘴。

     好,好,好,还是咱们这些老伙计靠谱啊。

     看看惟庸,多为我们考虑。

     到底是当过丞相的,看似简单的一道题目,居然能把不同的人才区分开来。

     啧啧,这脑袋真灵光。

     不过,朱元璋生性多疑,即便心里非常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