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新生1970 > 第85章 金融帝国:半导体霸权

第85章 金融帝国:半导体霸权

目录
    1977年1月5日,美国硅谷的晨雾中,王杰穿着黑色高领毛衣,站在英特尔总部大楼前。

     玻璃幕墙映出他手中的纯金名片,上面用激光刻着"远东金属集团首席战略官"的字样。

    领口别着的钶钽铁矿胸针闪烁着冷光,与大楼外的"Intel"标志形成奇妙的共振——这是他第一次以"科技投资者"的身份踏入半导体王国的心脏。

     "王先生,摩尔先生正在会议室等候。

    " 秘书领着他穿过开放式办公区,程序员们的键盘声如暴雨般密集。

    王杰扫过墙上的标语"集成电路改变世界",嘴角上扬——他知道,真正改变世界的不是电路,而是制造电路的原材料。

     会议室里,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起身握手,目光落在王杰的胸针上: "听说您的钶钽铁矿能让芯片杂质低于十亿分之一,这在理论上......" "理论是用来打破的。

    "王杰打断道,推过去一个铅盒,"这是5克超纯铟镓砷材料,纯度99.9999%,用它制造的晶体管可以在液氮温度下工作。

    " 摩尔瞳孔微缩,这种材料是制造量子芯片的关键,但全球年产量不足10克。

    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样本:"您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我控制着刚果(金)的铟矿,还有......"王杰指了指铅盒底部的"王氏精炼"标志,"别人用酸液提纯,我们用磁场和温度场的共振。

    " 1977年1月10日,远东金属集团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硅谷成立"黄金芯片实验室"。

     新闻发布会上,王杰展示了全球第一块16位微处理器原型,晶圆上的电路图案用黄金浆料绘制,在灯光下泛着贵族般的光泽。

     "传统芯片用铝做导线,我们用黄金。

    "他用激光笔指向显微镜画面,"黄金的导电性比铝高7%,抗腐蚀能力是铜的100倍——这意味着我们的芯片寿命可以达到50年。

    " 台下的《电子新闻》记者提问:"黄金的成本是铝的50倍,如何实现商业化?" "当芯片成为传家宝时,成本就不再是问题。

    "王杰微笑着展示配套的黄金散热片,"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军工企业、航天机构,还有......"他看向镜头,"愿意为永恒品质买单的富豪。

    " 1977年3月,台北新竹科学园区的台积电工厂内。

     王杰站在10万级洁净室中央,看着5微米芯片的量产过程。

    晶圆传送带旁,一排黄金打造的离子注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