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洪荒:帝临诸天,从低武到洪荒 > 第68章 这种专注极为难得

第68章 这种专注极为难得 第2页

目录
    天、三清天与大罗天。

     三十三重天的划分源自佛家。

     提到赋税重,并非顾恒的主观言论。

     无论是北宋时期还是后世,对宋朝赋税的评价始终如此。

     北宋官员晁说之曾言:“宋之赋役几十倍于汉。

    ” 《资治通鉴》副主编刘攽亦在诗中写道:“官家不爱农,家贫弥自忙。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 其意为一年劳作,即便丰收,收获的粮食也不知是否足够缴税。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无自食。

    ”——王安石 即便南宋占据富饶的江南水乡,民众的困境仍未改善。

     朱熹曾感慨:“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

    ”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宋赋十倍于汉,五倍于唐。

    ” 具体而言: 田赋一年两次,总计约为总收入的20%;各种杂税合计又占20%,两者相加便达到40%,意味着百姓收入的一半被直接取走。

     更甚者,还有人头税的存在。

     贫困之地,男子需缴纳千文;而富庶的江南地区,每人每年需缴纳三千文。

     按祥符元年(1008年)粮价计算,七十至八十文一石,人头税折合为每丁每年需缴纳1692斤粮食,江南则高达5074斤。

     【宋朝粮食价格波动剧烈,至宣和四年(1104年),涨至3300文一石,较之前涨幅达47倍,此处不再详细推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这般盘剥,即便江南富裕,也难逃被榨干的命运。

     于是乎,当时社会出现了溺杀婴儿的现象。

     为何如此? 只因无力承担高昂赋税。

     四百零二 数千贯绝非小数,在当时可兑换大量粮食,即便换算至今日,依旧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而且这还是每年都需要缴纳的。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苛捐杂税,诸如茶纲、花石纲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存在。

     宋朝期间,发生了数百次农民**,连一向被视为富庶之地的江南都出现了方腊**,可见其内部矛盾之深。

     后世为何对宋朝赞誉颇多? 首先,与现代社会相比,宋朝确实逊色不少,但若与其他封建王朝相较,它已属佼佼者,至少能称得上较为富裕与安定。

     宋朝:看起来没什么强敌,但这种太平盛世反而让人感到些许孤独。

     其次,推崇宋朝的人群多为文人或自认为文人者。

     在宋代,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生活无疑是惬意的,无需面对普通民众的疾苦。

     因此,后代文人常常大力颂扬宋朝。

     基于此,顾恒对于将天龙所处的世界纳入大乾帝国体系毫无心理障碍。

     若取消繁重的苛捐杂税,仅保留十分之一的农业税,这无疑是对百姓最大的恩泽,犹如圣君临世。

     这对百姓而言固然是好事,同时对顾恒自身亦大有裨益,多掌控一方世界,他的实力必将更为雄厚。

     下定决心后,顾恒开始筹划具体步骤。

     占据一地,首要之事便是调配人力。

     “首先,可从射雕英雄传中调派人才;其次,本地人士也可招募一部分。

    ” “比如段誉、乔峰、黄裳。

    ” 思索片刻,顾恒脑海中浮现出这几个人的名字。

     此时黄裳年仅五十,任福州知府,尚未修订《万寿道藏》! 而段誉与乔峰,在品德上并无明显瑕疵。

     “只是段誉治理国家可能稍显不足,到时候安排几位文官辅佐即可。

    ” 一番权衡后,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