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 第83章 扩大规模

第83章 扩大规模 第2页

目录
    大妈笑得合不拢嘴,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也更加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另一边,“满一百返三十元代金券”的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顾客。

     顾客们在店内精心挑选商品,凑足一百元的金额,只为获得那张能再次消费的代金券。

     “这活动可真好,过年买东西本来就多,还能返券,下次再来买东西又能省一笔。

    ”一位年轻的妈妈高兴地说道。

     赵小海站在栏杆旁,看着店内人潮涌动的场景,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活动的策划就是要抓住人们岁末消费的心理,用实实在在的优惠吸引大家。

     商铺内,收银员们忙得不可开交,顾客们提着大包小包,满意地排队结账。

     音响里播放着欢快的过年歌曲,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在这岁末之际,赵小海的商铺凭借着巧妙的营销活动,成功地将幸福镇居民的消费潜力挖掘出来。

     人满为患的场面不仅让商铺的销售额节节攀升,更让整个小镇沉浸在一种欢乐、繁荣的氛围之中。

     除了李强看着德化街的商铺,所有的人都来大商场帮忙。

     一天下来,忙的是昏天黑地。

     不过众人还是带着喜悦。

     到了晚上一盘账。

     卖了一万多块钱。

     利润有20%。

     这下子郑小雪和金露露坐不住了,都要求来大商场坐镇。

     搞得赵小海一阵头大。

     凌晨四点半。

     大货车开进幸福镇,停在赵小海店门口,大家伙一起动手卸货,忙到天光微亮才结束。

     卸完货,核对好数量。

     赵小海叫来齐武, “武子,你领着两位师傅去吃早饭。

    ” 说完又偷偷每人兜里塞了个红包,每个红包二十块钱,对赵小海不算什么,可对拿工资的人,这可不是小钱, 司机师傅和运货员脸上的笑容愈发真挚,跟着齐武去吃饭,剩下人继续干活,清点核对做表,准备白天的销售工作。

     早上七点, 幸福镇开始复苏,摆摊的商户纷纷开门。

     八点左右, 前来批发的商户涌进来,开始新一天的蚂蚁搬家,今天赵小海店铺里,前来批发的人比昨天还多,门面内挤的到处都是人,经过一天发酵,很多人知道这边的童装便宜,所以聚集来更多批发商。

     “老板,这种小袄红色的还有吗?” “来三包腈纶薄绒的外套。

    ” “我手里这个多少钱批发老板,老板回个话啊。

    ” “哎哎哎,这是我挑的,你别从我这边拿啊。

    ” 这些人根本不是买,完全是在抢,这么便宜的价格别家没有,万一没货了怎么办,对他们来说抢到就是赚到。

     赵小海发现一个问题。

     人手不够用了。

     之前他卖墨镜,张磊李强几个,足够忙过来,后来加了打火机,问题也不大,可现在卖起童装,顿时感觉人手不足。

     中午, 赵小海叫来张磊。

     “前几天你跟我说,你有两个老家的亲戚刚从南边回来,你给他们接风来着对吧?” “对,怎么了海哥?” “他们还没工作吧?” “没有,现在工作非常不好找,喝酒的时候还说要找好久,而且即便找了也是那种特别不好的单位,扫大街都有可能。

    ” “咱们新开的大商店,人手明显不够用了,我琢磨着再找几个合适人手,你这样,问问你那两个亲戚,他们愿不愿意过来帮忙,愿意长期跟着干,工资和立夏他们一样,如果愿意临时帮忙,一天5块钱,就到过年前这20天。

    ” 张磊脸露喜色。

     “我这就去问问他们,估计他们愿意,这些日子正为找工作发愁呢,咱们这事不比一个月二十块钱死工资强多了吗。

    ” “那可未必,没准人家看不上个体户呢。

    ”赵小海道。

     这年头, 个体户在人们眼里,还属于下三流行当, 有句顺口溜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 即便一个月二三十,可人家捧着铁饭碗,高贵, 你一个月赚三五百,是他一年的工资,吃香的喝辣的,可人家就是看不起你。

     很显然, 张磊那两位亲戚都是比较务实的人,下午就过来了,两人都表示愿意加入跟着赵小海干。

     这两人一个叫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