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高产作物 第2页
了多少斤粮食,哎呦,我都没好意思报数。
” 这时,老婆婆的儿子笑着道:“阿娘,你别抱怨了,咱家如今这情况,已经算是顶好的。
想想几年前,老家闹饥荒,饿得啃树皮,吃观音土,哪敢想几年之后能有这样的收成?当年还是阿娘有魄力,秉着死马当成活马医,拖家带口,一路跋涉来到辽东,不然也没有这样的好日子。
” 老婆婆想起当年,也止不住叹道:“是啊,这样的生活,之前想都不敢想,带着一家子来到辽东,这是我有生以来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咱们一家子都要感谢王爷的天高地厚之恩,要不是她发现了辽东的肥沃黑土、改良了稻种,怎么会有今日吃不完的粮食?” 儿子深以为然,满怀敬仰与感激之色:“王爷恩情似海深,要是没有她,一家子都要饿死。
就算没有饿死,想起之前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埋头种地,累死累活也只能做到饥一顿饱一顿勉强活着,哪像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
” 老婆婆感慨万分:“回忆当年,如今的生活,还真像做梦一样。
王爷统治辽东之后,无偿将土地分配我们,又指导我们小老百姓如何高效种地,不然哪能过得这么好。
” 说到这里,老婆婆忽然想起什么,忙问:“大人,我老婆子前阵子听在学堂念书的孙子说,王爷从海外引进了好几种粮食作物,其中有一名叫‘土豆’的,能够亩产三四千斤,可是真的?” 卢芳点头说:“是真的,土豆的确能够亩产三四千斤。
” 老婆婆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天呐,这么高,老婆子原以为稻米亩产千斤已是举世无双,没想到土豆亩产如此惊人,真怕是全天下亩产最高的作物了吧。
” 卢芳摇了摇头:“婆婆这话错了,亩产最高的不是土豆,据王爷所知,薯类家族中,红薯亩产五六千斤,木薯能达到八九千斤,要是加以改进,突破上万也是指日可待。
” 她这话一出,那叫一个石破天惊。
不仅老婆婆一家子被震惊到
” 这时,老婆婆的儿子笑着道:“阿娘,你别抱怨了,咱家如今这情况,已经算是顶好的。
想想几年前,老家闹饥荒,饿得啃树皮,吃观音土,哪敢想几年之后能有这样的收成?当年还是阿娘有魄力,秉着死马当成活马医,拖家带口,一路跋涉来到辽东,不然也没有这样的好日子。
” 老婆婆想起当年,也止不住叹道:“是啊,这样的生活,之前想都不敢想,带着一家子来到辽东,这是我有生以来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咱们一家子都要感谢王爷的天高地厚之恩,要不是她发现了辽东的肥沃黑土、改良了稻种,怎么会有今日吃不完的粮食?” 儿子深以为然,满怀敬仰与感激之色:“王爷恩情似海深,要是没有她,一家子都要饿死。
就算没有饿死,想起之前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埋头种地,累死累活也只能做到饥一顿饱一顿勉强活着,哪像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有盼头。
” 老婆婆感慨万分:“回忆当年,如今的生活,还真像做梦一样。
王爷统治辽东之后,无偿将土地分配我们,又指导我们小老百姓如何高效种地,不然哪能过得这么好。
” 说到这里,老婆婆忽然想起什么,忙问:“大人,我老婆子前阵子听在学堂念书的孙子说,王爷从海外引进了好几种粮食作物,其中有一名叫‘土豆’的,能够亩产三四千斤,可是真的?” 卢芳点头说:“是真的,土豆的确能够亩产三四千斤。
” 老婆婆惊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天呐,这么高,老婆子原以为稻米亩产千斤已是举世无双,没想到土豆亩产如此惊人,真怕是全天下亩产最高的作物了吧。
” 卢芳摇了摇头:“婆婆这话错了,亩产最高的不是土豆,据王爷所知,薯类家族中,红薯亩产五六千斤,木薯能达到八九千斤,要是加以改进,突破上万也是指日可待。
” 她这话一出,那叫一个石破天惊。
不仅老婆婆一家子被震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