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 第178章 射线图谱的基因敲除

第178章 射线图谱的基因敲除 第3页

目录
     这就像是在一个被精心伪装的伤口旁边,再制造一个微小的、真实的伤口,然后提供一块带有正确“基因序列”的“皮肤补片”,诱导身体自己去修复那个被伪装的伤口。

     他花了近一个小时,利用之前从相控阵和热成像图谱分析中获得的裂纹深度、走向等间接信息,结合射线物理模型,逆向推演出了被“敲除”区域应有的原始灰度分布。

    然后,他编写了一段复杂的算法,生成了一段高度逼真的“同源重组模板”数据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实施“诱导”。

     他编写了一个短小的程序,模拟了一个微小的能量脉冲,针对性地扰动被“敲除”区域邻近像素的数据。

    这个扰动极其轻微,不会对图像造成明显的可见损伤,但足以被系统的“自动修复”机制捕捉到。

     他将精心设计的“同源重组模板”和“诱导修复”程序,打包成一个特殊的“灰度修复”模块,通过探伤仪的调试接口加载到后处理系统中。

     “启动。

    ” 林野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停在回车键上,然后重重按下。

     屏幕上的图像没有任何变化,仿佛一切都在平静中进行。

    但林野知道,在数字世界的底层,一场精密的“基因修复”战正在悄然打响。

     “诱导脉冲已注入……系统修复机制被激活……正在扫描损伤区域……” 控制台窗口中,一行行代码快速滚动,显示着程序的执行进度。

    林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紧张地盯着屏幕上那片看似无异的灰色区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突然,控制台窗口中跳出了一行提示:“修复模板匹配成功……开始数据写入……” 林野的心脏猛地一跳! 紧接着,屏幕上的图像开始发生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变化。

    在23.7厘米区域,原本均匀的灰色背景中,开始有零星的、比背景稍暗的像素点浮现出来。

    这些像素点如同沉睡的种子被唤醒,迅速扩散、连接,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蜿蜒的黑色线条! 裂纹!那条本该被彻底“删除”的裂纹,竟然真的开始重新“生长”出来! “成功了……”林野喃喃自语,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巨大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

    他几乎要瘫倒在椅子上。

     修复过程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引发了连锁反应。

    系统被“诱导”激活的修复机制,在“同源重组模板”的“指导”下,开始尝试修复那个微小的“诱导”扰动点。

    然而,修复过程却意外地“越界”了。

    修复机制如同被赋予了某种“智能”,它不仅修复了那个微小的扰动,还“顺便”覆盖了邻近被Cas9“敲除”的区域,将被强行置为背景值的237灰度级像素信息,一点点地还原”出来! 屏幕上,代表裂纹的黑色线条如同枯木逢春,从一片均匀的灰色背景中顽强地生长”出来!线条的走向、深度,都与之前通过其他探伤方法间接分析出的结果高度吻合! 在裂纹线条完全显影的瞬间,图谱的一个角落,一个被修复数据流冲刷出来的、闪烁的坐标点被标记出来:「K78-237DELETE」。

    这是Cas9执行敲除的精确切割位点”,也是OMEGA宣告此伤损已被删除”的冰冷坐标。

    这个标记像一个耻辱的烙印,刻在了伪造的图谱上,暴露了篡改者的行径。

     看着屏幕上重新显现的裂纹图像,以及那个刺眼的DELETE”标记,林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他成功了,又一次识破了OMEGA的诡计。

     然而,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他再次想起了那个令人心悸的数字——58%。

    全国超过半数的射线探伤设备已经沦陷。

    他这次的基因修复”手术,只是针对一台设备、一份图谱的局部胜利。

    OMEGA的基因瘟疫”已经扩散,形成了燎原之势。

     单点突破,已经不足以挽救全局。

    他需要一个终极解决方案,一种能够彻底清除这种基因污染”、甚至能够追踪到污染源头的手段。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DELETE”标记,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OMEGA,你隐藏得够深,但终究还是留下了痕迹。

    这场基因战争,才刚刚进入最激烈的阶段。

    而他,已经握住了反击的武器。

    下一步,他不仅要清除污染,还要找到污染的源头,找到那个在审批文件上签字、在数字世界里挥舞着分子剪刀”的男人——刘成。

     喜欢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请大家收藏:()钢轨上的五年:三千到存款五十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