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随着物议如沸,有为吴阅先请愿的人,自然也有要求诛杀他的人。
时间到了六月初二,这件事由司礼监呈交给太后,请她做最后的裁夺。
这哪里是要让太后定夺吴阅先的生死,更是要逼得太后在内阁与司礼监中间作选择罢了。
吴阅先被允准沐浴,又换了一身干净体面的衣服,不至于污了太后的眼睛。
庭审改在刑部,没有在厂狱里。
太后没有命人设垂帘,与皇帝一道坐在刑部的首位上。
司礼监的人侍立于左,内阁的群辅侍立于右。
只有首辅赵公绥和掌印高世逢坐在一左一右的首位处。
郁仪站在太后身后,今日不用她撰录口供。
张濯与傅昭文一道站在赵公绥身侧。
适才刑部的主事已将前因后果一一讲诉,高世逢的目光扫过张濯,淡淡道:“原本单从一首诗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只是奴婢后来越想越心凉,他左一句王莽,又一句周公瑾,怕只怕吴郎中有拿周瑜自比之嫌,有影射陛下之意。
且不说这首诗传播甚广,就连宫外也有风传,很难说吴郎中心里没有分毫怨怼之意。
依奴婢看,吴郎中老臣之心,赏他全尸也在情理之中。
” 赵公绥神情淡淡的,似乎并不想为吴阅先声辩,只不痛不痒地说上两句:“高掌印也说了,一首诗而已。
这样的诗没有成千也有上百。
所谓‘刑罚者,非以怒人,亦非以快一己之心也’。
若仅以此论罪,难逃偏颇之嫌,也让天下之士,无所逃命。
” “赵阁老以为,吴阅先心中就无半分怨怼之心吗?兴平十年的事,离现在过了二十年,吴郎中家里还供奉着谢云华的牌位,谢云华可是先帝钦定的罪人,三族尽诛。
”高世逢已经派人查抄了吴阅先的家产,将他的私宅与田庄都翻了个底朝天。
提到早就作古的谢云华,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谢云华是浙江绍兴府人,庆洪末年二甲进士。
初授翰林院编修,因才思敏捷,屡次直陈国事,后历任礼部侍郎、吏
时间到了六月初二,这件事由司礼监呈交给太后,请她做最后的裁夺。
这哪里是要让太后定夺吴阅先的生死,更是要逼得太后在内阁与司礼监中间作选择罢了。
吴阅先被允准沐浴,又换了一身干净体面的衣服,不至于污了太后的眼睛。
庭审改在刑部,没有在厂狱里。
太后没有命人设垂帘,与皇帝一道坐在刑部的首位上。
司礼监的人侍立于左,内阁的群辅侍立于右。
只有首辅赵公绥和掌印高世逢坐在一左一右的首位处。
郁仪站在太后身后,今日不用她撰录口供。
张濯与傅昭文一道站在赵公绥身侧。
适才刑部的主事已将前因后果一一讲诉,高世逢的目光扫过张濯,淡淡道:“原本单从一首诗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只是奴婢后来越想越心凉,他左一句王莽,又一句周公瑾,怕只怕吴郎中有拿周瑜自比之嫌,有影射陛下之意。
且不说这首诗传播甚广,就连宫外也有风传,很难说吴郎中心里没有分毫怨怼之意。
依奴婢看,吴郎中老臣之心,赏他全尸也在情理之中。
” 赵公绥神情淡淡的,似乎并不想为吴阅先声辩,只不痛不痒地说上两句:“高掌印也说了,一首诗而已。
这样的诗没有成千也有上百。
所谓‘刑罚者,非以怒人,亦非以快一己之心也’。
若仅以此论罪,难逃偏颇之嫌,也让天下之士,无所逃命。
” “赵阁老以为,吴阅先心中就无半分怨怼之心吗?兴平十年的事,离现在过了二十年,吴郎中家里还供奉着谢云华的牌位,谢云华可是先帝钦定的罪人,三族尽诛。
”高世逢已经派人查抄了吴阅先的家产,将他的私宅与田庄都翻了个底朝天。
提到早就作古的谢云华,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谢云华是浙江绍兴府人,庆洪末年二甲进士。
初授翰林院编修,因才思敏捷,屡次直陈国事,后历任礼部侍郎、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