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2页
下驴,道:“北燕铁骑便是在我等手下建起来的,论辈分,你还得叫我一声叔叔。
” 傅深心里暗骂:“老东西,还蹬鼻子上脸了。
” 嘴上却干巴巴地道:“哦。
听说您与先父先叔情同手足。
” 段归鸿却摇了摇头:“不是。
” 傅深:“嗯?” “我说的论辈分,是从你祖父,前代颖国公处论起。
”段归鸿放缓了声气,“先帝在朝时,傅公任岭南节度使,曾奉命平定岭南百越叛乱。
后来朝廷军队大获全胜,傅公带人清剿叛军时,在乱军中发现了一个垂髫幼儿。
按朝廷惯例,凡抓获百越叛军,成人就地格杀,十岁以下童子阉’割后送入宫中为奴。
” “傅公抓住的那个小儿恰好十一岁,异常羸弱,傅公看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不忍让这孩子成为刀下亡魂,便网开一面,留了他一条性命,放他自谋生路。
” 他说到这里,傅深已隐约猜到了下文。
段归鸿也看出来了,坦然承认道:“我原名冯异,原本是百越人,蒙傅公相救,死里逃生。
十五岁改名换姓投入傅公麾下,侍奉左右,冲锋陷阵,傅公视我如亲子,加意提拔栽培。
元泰二年,鞑柘犯边,傅公转调甘州节度使,我随同前往,与伯存、仲言领兵驰骋草原,抗击蛮夷。
” 伯存是傅廷忠的字,仲言是傅廷信的字。
第43节 “元泰五年,傅公驾鹤西去,适逢西南不宁,他临终前上表,推举我为征西军主将,率军平定西南。
”段归鸿叹息道,“临终所托,不敢有负,此后我一直守在西南,寸步不出。
直到去年夏天,皇上起意要向四方边境驻军派监军使,紧接着你在青沙隘涉险遇伏,我才明白,如今的朝廷,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朝廷了。
” “王爷,”傅深出声打断他,“杜冷两年前就进了北燕军,况且我猜你在北燕军中的眼线不止这一个,说是在去年夏天才开始动念头,晚了点吧?” 世人对傅深的评价大都是英勇善战,杀伐果决。
这种评价听多了,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靖宁侯能打归能打,不过是一介武夫,脑子未必有那些官场老手们灵活圆滑,虽然打不过,还可以智取。
段归鸿与傅深接触不多,只见过一两面,对他的了解大部分源自传言和道听途说,再加上他年纪大了,总觉得小辈还没成长起来,因此心里总是存着几分轻视。
可他忘了,傅深十八岁领军出征,如果不
” 傅深心里暗骂:“老东西,还蹬鼻子上脸了。
” 嘴上却干巴巴地道:“哦。
听说您与先父先叔情同手足。
” 段归鸿却摇了摇头:“不是。
” 傅深:“嗯?” “我说的论辈分,是从你祖父,前代颖国公处论起。
”段归鸿放缓了声气,“先帝在朝时,傅公任岭南节度使,曾奉命平定岭南百越叛乱。
后来朝廷军队大获全胜,傅公带人清剿叛军时,在乱军中发现了一个垂髫幼儿。
按朝廷惯例,凡抓获百越叛军,成人就地格杀,十岁以下童子阉’割后送入宫中为奴。
” “傅公抓住的那个小儿恰好十一岁,异常羸弱,傅公看他可怜,动了恻隐之心,不忍让这孩子成为刀下亡魂,便网开一面,留了他一条性命,放他自谋生路。
” 他说到这里,傅深已隐约猜到了下文。
段归鸿也看出来了,坦然承认道:“我原名冯异,原本是百越人,蒙傅公相救,死里逃生。
十五岁改名换姓投入傅公麾下,侍奉左右,冲锋陷阵,傅公视我如亲子,加意提拔栽培。
元泰二年,鞑柘犯边,傅公转调甘州节度使,我随同前往,与伯存、仲言领兵驰骋草原,抗击蛮夷。
” 伯存是傅廷忠的字,仲言是傅廷信的字。
第43节 “元泰五年,傅公驾鹤西去,适逢西南不宁,他临终前上表,推举我为征西军主将,率军平定西南。
”段归鸿叹息道,“临终所托,不敢有负,此后我一直守在西南,寸步不出。
直到去年夏天,皇上起意要向四方边境驻军派监军使,紧接着你在青沙隘涉险遇伏,我才明白,如今的朝廷,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朝廷了。
” “王爷,”傅深出声打断他,“杜冷两年前就进了北燕军,况且我猜你在北燕军中的眼线不止这一个,说是在去年夏天才开始动念头,晚了点吧?” 世人对傅深的评价大都是英勇善战,杀伐果决。
这种评价听多了,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靖宁侯能打归能打,不过是一介武夫,脑子未必有那些官场老手们灵活圆滑,虽然打不过,还可以智取。
段归鸿与傅深接触不多,只见过一两面,对他的了解大部分源自传言和道听途说,再加上他年纪大了,总觉得小辈还没成长起来,因此心里总是存着几分轻视。
可他忘了,傅深十八岁领军出征,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