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页
想起大行皇后最爱的便是玉兰花,睹物思人,又悲从中来,伤心得不能自已。
柳双娥到甘露殿时,陛下已然在桌案前了。
他脸色仍然蜡黄,双唇干燥得起皮,又毫无血色。
即便大病初愈,体力不支,但仍然有士人的风姿。
他挺直着后背,端坐在那,握着毛笔的右手轻轻颤抖,在宣纸上写下有些走形的正楷。
他仍着素服,神情冷峻。
纪蒙尘的脸棱角并不分明,但身居高位多年,再温和的样貌都会添了几分威严。
皇后临终前特地交代过三日释服,但宫中人着装也只选些低调的色彩,不敢放肆张扬。
柳双娥一袭浅绿色的齐胸长裙,不着发饰,只粗略地遮了一下眼底的乌青。
她恭谨地叩头请安。
对面的人抬起头来,给她赐了座。
李公公端来一盏茶,她轻声谢过。
他说:“初见你时,好似才六七岁。
那时候你姐姐似乎也就十七八岁。
” 她与这位姐夫相处并不多。
当年初见也是在上门提亲那日,柳双娥年纪小,只偷偷地躲在屏风后面看了一眼。
姐姐终身大事定下之后,爹爹和大哥似乎并不开心。
她又躲在书房的角落里,耐心地听完了二人的对话。
大哥给爹爹捏着肩膀:“无论怎么说,二妹也算是有了一个好归宿。
看着纪蒙尘来提亲的眼神,不像是在做戏。
” 柳大人两鬓斑白,连连叹气:“他才入仕多久便手握大权,可知并非善类。
若是不答应这门亲事,我怕柳家日后没有好日子过。
只能和和气气答应了,以保我柳家得以善终。
” 大哥摇头:“都怪儿子没出息,若是能再争气些,或许就……” “只希望他不是一时兴起。
” 六岁的柳双娥听不懂这些话,却记进了心中。
等到再大些时,有一天倏然想起,这才明白爹爹和大哥的无奈。
柳双娥到甘露殿时,陛下已然在桌案前了。
他脸色仍然蜡黄,双唇干燥得起皮,又毫无血色。
即便大病初愈,体力不支,但仍然有士人的风姿。
他挺直着后背,端坐在那,握着毛笔的右手轻轻颤抖,在宣纸上写下有些走形的正楷。
他仍着素服,神情冷峻。
纪蒙尘的脸棱角并不分明,但身居高位多年,再温和的样貌都会添了几分威严。
皇后临终前特地交代过三日释服,但宫中人着装也只选些低调的色彩,不敢放肆张扬。
柳双娥一袭浅绿色的齐胸长裙,不着发饰,只粗略地遮了一下眼底的乌青。
她恭谨地叩头请安。
对面的人抬起头来,给她赐了座。
李公公端来一盏茶,她轻声谢过。
他说:“初见你时,好似才六七岁。
那时候你姐姐似乎也就十七八岁。
” 她与这位姐夫相处并不多。
当年初见也是在上门提亲那日,柳双娥年纪小,只偷偷地躲在屏风后面看了一眼。
姐姐终身大事定下之后,爹爹和大哥似乎并不开心。
她又躲在书房的角落里,耐心地听完了二人的对话。
大哥给爹爹捏着肩膀:“无论怎么说,二妹也算是有了一个好归宿。
看着纪蒙尘来提亲的眼神,不像是在做戏。
” 柳大人两鬓斑白,连连叹气:“他才入仕多久便手握大权,可知并非善类。
若是不答应这门亲事,我怕柳家日后没有好日子过。
只能和和气气答应了,以保我柳家得以善终。
” 大哥摇头:“都怪儿子没出息,若是能再争气些,或许就……” “只希望他不是一时兴起。
” 六岁的柳双娥听不懂这些话,却记进了心中。
等到再大些时,有一天倏然想起,这才明白爹爹和大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