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竹院秋思》
《云麓词心录》第一百三十章《竹院秋思》
楔子·风动墨痕香
己酉年霜降,沈砚冰在竹窗下临《灵飞经》,忽闻叩门声。
开门见苏明谦抱着一函线装书立在檐下,青衫上沾着几片银杏叶,身后竹影摇曳,竟似带着满院秋光。
"快瞧这是什么?"苏明谦抖落肩头落叶,将书册递过去,"昨夜整理旧书箱,竟翻出我们少年时合抄的《漱玉词》。
" 沈砚冰接过翻看,见扉页上"砚冰明谦同录"六字尚带稚气,内页间夹着干枯的茉莉花瓣,忽忆起十六岁那年,二人在云麓书院后园偷摘茉莉泡茶,被山长徐墨川抓个正着。
往事如昨,书页间似还萦绕着当年的茶香。
"明谦兄可记得,我们曾为'知否知否'句争论三日?"沈砚冰指尖抚过"绿肥红瘦"旁的批注,当年苏明谦用朱笔写的"海棠经雨更艳"与他用墨笔写的"风雨摧花堪怜"仍清晰如初。
苏明谦忽然轻咳两声,从袖中取出个锦盒:"差点忘了,这是扬州友人寄来的麋墨,据说以鹿角胶合松烟,最宜写秋声。
"话音未落,一阵秋风掠过,竹枝沙沙作响,恰似墨在砚中碾动的声音。
一·苔径寻诗踪 二人信步至后园竹院,去年共植的湘妃竹已长至盈丈,竹叶间漏下的阳光碎金般铺在苔径上。
苏明谦忽然驻足,指着石缝里的野菊:"砚冰,你看这花——"但见三两枝淡紫野菊从苔痕中钻出,花瓣上凝着清露,在秋风里微微颤动。
沈砚冰忽有所感,从怀中取出随身诗笺,题下:"苔深留雁迹"。
笔未落,忽闻头顶竹枝簌簌,一只灰雀扑棱棱飞过,在落叶堆里惊起几点尘埃。
苏明谦接过笔续道:"竹老寄鸿声"。
目光扫过竹节间的虫蛀痕迹,那些纵横交错的纹路竟似天然的文字,遂又补一句:"虫书侵旧节"。
"好个'虫书侵旧节'!"沈砚冰击节赞叹,忽见一片竹叶飘落砚池,宛如一叶小舟载着秋光,"叶渡冷池平"。
此时竹影渐斜,远处传来云麓书院的钟声。
二人循声望去,见徐墨川拄着藜杖从月洞门进来,肩头落着几片银杏叶,恰似撒了把碎金。
"又在寻诗?"徐墨川笑道,指了指石桌上的残棋,"昨日与明谦对弈,这局'梅花五'尚未解呢。
" 沈砚冰看那棋盘,黑子在白子重围中辟出一线生机,恰似寒梅破雪,忽然想起苏明谦前日寄来的《寒梅诗稿》,便道:"先生可知,明谦兄新赋的《竹院秋声》,末句'留得枯荷听雨声',竟与白石道人'田田初出水'意趣相通。
" 二·茶烟话旧年 竹屋内,沈砚冰煮了松萝茶,茶烟袅袅间,徐墨川展开一卷《云麓秋兴图》:"这是去年霜降与你们游湖时所绘,今日瞧来,竟似隔世。
" 画中二人立于船头,苏明谦持竿垂钓,沈砚冰凭栏远眺,背景是漫山红枫与澄碧湖水。
苏明谦望着画中自己青衫上的墨点,忽然笑道:"那日砚冰兄不慎打翻墨汁,倒成就了画中'秋山暮雨'的妙笔。
" "此乃'无意于佳乃佳'。
"徐墨川捻须点头,忽从袖中取出两轴诗卷,"你们看,这是明谦十三岁时作的《咏竹》,砚冰十六岁时的《听荷》。
" 沈砚冰接过《咏竹》卷,见稚嫩的字迹间写着:"未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开门见苏明谦抱着一函线装书立在檐下,青衫上沾着几片银杏叶,身后竹影摇曳,竟似带着满院秋光。
"快瞧这是什么?"苏明谦抖落肩头落叶,将书册递过去,"昨夜整理旧书箱,竟翻出我们少年时合抄的《漱玉词》。
" 沈砚冰接过翻看,见扉页上"砚冰明谦同录"六字尚带稚气,内页间夹着干枯的茉莉花瓣,忽忆起十六岁那年,二人在云麓书院后园偷摘茉莉泡茶,被山长徐墨川抓个正着。
往事如昨,书页间似还萦绕着当年的茶香。
"明谦兄可记得,我们曾为'知否知否'句争论三日?"沈砚冰指尖抚过"绿肥红瘦"旁的批注,当年苏明谦用朱笔写的"海棠经雨更艳"与他用墨笔写的"风雨摧花堪怜"仍清晰如初。
苏明谦忽然轻咳两声,从袖中取出个锦盒:"差点忘了,这是扬州友人寄来的麋墨,据说以鹿角胶合松烟,最宜写秋声。
"话音未落,一阵秋风掠过,竹枝沙沙作响,恰似墨在砚中碾动的声音。
一·苔径寻诗踪 二人信步至后园竹院,去年共植的湘妃竹已长至盈丈,竹叶间漏下的阳光碎金般铺在苔径上。
苏明谦忽然驻足,指着石缝里的野菊:"砚冰,你看这花——"但见三两枝淡紫野菊从苔痕中钻出,花瓣上凝着清露,在秋风里微微颤动。
沈砚冰忽有所感,从怀中取出随身诗笺,题下:"苔深留雁迹"。
笔未落,忽闻头顶竹枝簌簌,一只灰雀扑棱棱飞过,在落叶堆里惊起几点尘埃。
苏明谦接过笔续道:"竹老寄鸿声"。
目光扫过竹节间的虫蛀痕迹,那些纵横交错的纹路竟似天然的文字,遂又补一句:"虫书侵旧节"。
"好个'虫书侵旧节'!"沈砚冰击节赞叹,忽见一片竹叶飘落砚池,宛如一叶小舟载着秋光,"叶渡冷池平"。
此时竹影渐斜,远处传来云麓书院的钟声。
二人循声望去,见徐墨川拄着藜杖从月洞门进来,肩头落着几片银杏叶,恰似撒了把碎金。
"又在寻诗?"徐墨川笑道,指了指石桌上的残棋,"昨日与明谦对弈,这局'梅花五'尚未解呢。
" 沈砚冰看那棋盘,黑子在白子重围中辟出一线生机,恰似寒梅破雪,忽然想起苏明谦前日寄来的《寒梅诗稿》,便道:"先生可知,明谦兄新赋的《竹院秋声》,末句'留得枯荷听雨声',竟与白石道人'田田初出水'意趣相通。
" 二·茶烟话旧年 竹屋内,沈砚冰煮了松萝茶,茶烟袅袅间,徐墨川展开一卷《云麓秋兴图》:"这是去年霜降与你们游湖时所绘,今日瞧来,竟似隔世。
" 画中二人立于船头,苏明谦持竿垂钓,沈砚冰凭栏远眺,背景是漫山红枫与澄碧湖水。
苏明谦望着画中自己青衫上的墨点,忽然笑道:"那日砚冰兄不慎打翻墨汁,倒成就了画中'秋山暮雨'的妙笔。
" "此乃'无意于佳乃佳'。
"徐墨川捻须点头,忽从袖中取出两轴诗卷,"你们看,这是明谦十三岁时作的《咏竹》,砚冰十六岁时的《听荷》。
" 沈砚冰接过《咏竹》卷,见稚嫩的字迹间写着:"未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