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溪谷苔痕印心笺 第2页
的山竹自制的,笔杆上还刻着“素秋”二字。
“昨日梦见你在芦苇荡写诗,醒来便想补全那半阙。
”他蘸着茶汁在石面上写,墨痕未干便被溪水漫过,却在素秋眼中荡起涟漪。
“林影参差添逸趣,山风缱绻诉情肠。
”素秋念着石面上渐渐淡去的字迹,忽然握住他的手。
那年在芦洲,秋风卷着絮雪般的芦花,他为她描眉时笔尖微颤,说“芦洲风絮叩心棂”,原来所有的风花雪月,终究是为了此刻——溪水在脚边低吟,山鸟在枝头相和,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水面,像两尾交缠的游鱼,在时光的溪流里永不分离。
午后忽有细雨飘落,二人躲进岩穴。
素秋望着洞口垂落的雨帘,见雨丝在溪面激起细小的漩涡,忽然想起去年在寒山寺,他们也曾这样共赏夜雨,听钟声在江面荡开涟漪。
“你说‘爱意如诗梦里藏’,”她望着煜明被火光映暖的侧脸,“其实诗里藏的,从来都是你看我时的目光。
” 煜明忽然从行囊里取出羊皮纸,那是他连夜绘制的溪谷图。
嶙峋的峭壁旁,两株并蒂莲般的身影相携而行,石径上点缀着光斑与苔痕,溪水用细银线勾勒,转角处藏着半阙未写完的诗。
“本来想等生辰时送你,”他声音渐低,“可此刻看着雨丝,忽然怕时光太快,想把所有的瞬间都画下来。
” 素秋接过画卷,见角落处还画着只振翅的雁,正是去年秋天那只误闯入书院的伤雁。
那时煜明日日为它敷药,直至它痊愈南飞,如今想来,有些羁绊,早在相遇时便已注定——就像这溪谷的溪水,绕过高山,穿过密林,终究要在某个晨光熹微的时刻,与另一股清泉汇聚,共赴江河。
雨停时,暮色已染透山谷。
二人沿着溪涧往回走,暮蝉在叶间鸣唱,惊起归巢的山雀。
素秋忽然停步,指着溪面惊呼:“快看!是萤火虫!”只见点点流萤从芦苇丛升起,掠过水面时,竟与溪中的星光倒影相映成趣。
煜明忽然想起《溪畔情澜》的末句“爱若繁花梦也香”,此刻流萤似梦,溪水似歌,而身边人眼中倒映的璀璨,比任何星辰都更让他心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行至山半腰,素秋忽然驻足回望。
溪谷在暮色中渐成剪影,唯有溪水泛着微光,像条银链缠绕着青山。
“明哥儿,你说多年后,我们会不会忘了这溪谷的模样?”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怅惘。
煜明却轻轻摇头,牵起她的手放在自己心口:“不会的。
你看,这里早把每片苔痕、每缕溪光,还有你每次笑时的酒窝,都刻成了诗。
” 回到书院时,新月已上东墙。
煜明取出砚台,将今日的见闻研成墨汁。
素秋倚在案边,看他笔尖游走,忽然发现新写的诗里,藏着无数细碎的光影:苔痕路上的相牵,岩穴里的火光,流萤掠过的溪面,还有她鬓角沾着的枫叶。
原来所谓词心,从来不是堆砌辞藻,而是将彼此的时光,酿成可以下酒的诗句。
夜深
“昨日梦见你在芦苇荡写诗,醒来便想补全那半阙。
”他蘸着茶汁在石面上写,墨痕未干便被溪水漫过,却在素秋眼中荡起涟漪。
“林影参差添逸趣,山风缱绻诉情肠。
”素秋念着石面上渐渐淡去的字迹,忽然握住他的手。
那年在芦洲,秋风卷着絮雪般的芦花,他为她描眉时笔尖微颤,说“芦洲风絮叩心棂”,原来所有的风花雪月,终究是为了此刻——溪水在脚边低吟,山鸟在枝头相和,他们的影子倒映在水面,像两尾交缠的游鱼,在时光的溪流里永不分离。
午后忽有细雨飘落,二人躲进岩穴。
素秋望着洞口垂落的雨帘,见雨丝在溪面激起细小的漩涡,忽然想起去年在寒山寺,他们也曾这样共赏夜雨,听钟声在江面荡开涟漪。
“你说‘爱意如诗梦里藏’,”她望着煜明被火光映暖的侧脸,“其实诗里藏的,从来都是你看我时的目光。
” 煜明忽然从行囊里取出羊皮纸,那是他连夜绘制的溪谷图。
嶙峋的峭壁旁,两株并蒂莲般的身影相携而行,石径上点缀着光斑与苔痕,溪水用细银线勾勒,转角处藏着半阙未写完的诗。
“本来想等生辰时送你,”他声音渐低,“可此刻看着雨丝,忽然怕时光太快,想把所有的瞬间都画下来。
” 素秋接过画卷,见角落处还画着只振翅的雁,正是去年秋天那只误闯入书院的伤雁。
那时煜明日日为它敷药,直至它痊愈南飞,如今想来,有些羁绊,早在相遇时便已注定——就像这溪谷的溪水,绕过高山,穿过密林,终究要在某个晨光熹微的时刻,与另一股清泉汇聚,共赴江河。
雨停时,暮色已染透山谷。
二人沿着溪涧往回走,暮蝉在叶间鸣唱,惊起归巢的山雀。
素秋忽然停步,指着溪面惊呼:“快看!是萤火虫!”只见点点流萤从芦苇丛升起,掠过水面时,竟与溪中的星光倒影相映成趣。
煜明忽然想起《溪畔情澜》的末句“爱若繁花梦也香”,此刻流萤似梦,溪水似歌,而身边人眼中倒映的璀璨,比任何星辰都更让他心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行至山半腰,素秋忽然驻足回望。
溪谷在暮色中渐成剪影,唯有溪水泛着微光,像条银链缠绕着青山。
“明哥儿,你说多年后,我们会不会忘了这溪谷的模样?”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怅惘。
煜明却轻轻摇头,牵起她的手放在自己心口:“不会的。
你看,这里早把每片苔痕、每缕溪光,还有你每次笑时的酒窝,都刻成了诗。
” 回到书院时,新月已上东墙。
煜明取出砚台,将今日的见闻研成墨汁。
素秋倚在案边,看他笔尖游走,忽然发现新写的诗里,藏着无数细碎的光影:苔痕路上的相牵,岩穴里的火光,流萤掠过的溪面,还有她鬓角沾着的枫叶。
原来所谓词心,从来不是堆砌辞藻,而是将彼此的时光,酿成可以下酒的诗句。
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