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芦洲风絮叩心棂
云麓词心录:第八十三章芦洲风絮叩心棂
霜降后的第七日,煜明抱着一函新拓的《开成石经》残片,沿着渭水南岸的古道缓行。
晨雾未散,芦苇荡在浅滩处若隐若现,青灰色的穗子垂着露珠,恍若哪位仙人遗落的玉簪花。
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崇仁坊书肆偶遇的老儒生,曾指着案头《白氏长庆集》批注:“乐天居士贬谪江州时,于湓浦口见‘枫叶荻花秋瑟瑟’,那荻花便与这渭水芦絮同根同源。
” 靴底碾过枯黄的狗尾草,忽闻前头传来清越的笛声。
转过一丛半人高的芦苇,只见浅滩中央的木栈上,立着个青衫男子,手中竹笛正流淌出《霓裳》残调。
晨光穿过苇叶间隙,在他肩头织出斑驳光影,竟与去年在扶风法门寺地宫所见的飞天壁画,有着几分相似的飘逸。
“玄玑?”煜明认出那熟悉的竹笛穗子——是三年前在大雁塔市集买的,穗尾还系着半片唐三彩残片,“你怎会在此?” 吹笛人转身,眼底含笑:“前日收到你托人捎来的《芦舞风吟》诗稿,便想着渭水秋芦正盛,该来与你共赏‘长茎摇曳向云边’的妙境。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个锦囊,倒出几粒深褐色的种子,“还记得法门寺地宫那株娑罗树的种子吗?我试着在芦苇荡边播下,如今竟发出了新芽。
” 煜明接过种子细看,忽然听见苇丛深处传来水鸟振翅声。
极目望去,连片的芦苇正被晨风吹得起伏如浪,雪白的絮子腾空而起,恍若秋日里一场盛大的雪。
这场景让他想起昨夜在灯下细读的《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千年前的先民,是否也曾在这样的芦苇荡边,写下关于追寻与守望的诗篇? 二人沿着木栈走进芦苇深处,栈道年久失修,踩上去发出“咯吱”轻响。
玄玑忽然指着右侧苇丛:“你看那株荻草,茎秆比旁的高出半尺,穗子却向下低垂,倒像个谦谦君子。
”煜明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只见晨光中的荻草金穗微颤,确如旧年在兴庆宫见过的李白醉草吓蛮书的画卷——狂放中带着几分自省的温柔。
“去年在法门寺地宫,你说每片残瓷都是历史的碎片。
”玄玑忽然蹲下身,拾起一片沾着泥渍的瓷片,釉色青中泛白,“方才在苇丛里发现的,看胎质像是中唐时期的邢窑白瓷,或许曾盛过哪位诗人的浊酒?” 煜明接过瓷片,指尖摩挲着边缘的缺口,忽然想起白居易任左拾遗时,曾在渭水畔写下“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的诗句。
那时的诗人,是否也像他们这般,踩着芦苇丛生的浅滩,看落日熔金,听秋风吟
晨雾未散,芦苇荡在浅滩处若隐若现,青灰色的穗子垂着露珠,恍若哪位仙人遗落的玉簪花。
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崇仁坊书肆偶遇的老儒生,曾指着案头《白氏长庆集》批注:“乐天居士贬谪江州时,于湓浦口见‘枫叶荻花秋瑟瑟’,那荻花便与这渭水芦絮同根同源。
” 靴底碾过枯黄的狗尾草,忽闻前头传来清越的笛声。
转过一丛半人高的芦苇,只见浅滩中央的木栈上,立着个青衫男子,手中竹笛正流淌出《霓裳》残调。
晨光穿过苇叶间隙,在他肩头织出斑驳光影,竟与去年在扶风法门寺地宫所见的飞天壁画,有着几分相似的飘逸。
“玄玑?”煜明认出那熟悉的竹笛穗子——是三年前在大雁塔市集买的,穗尾还系着半片唐三彩残片,“你怎会在此?” 吹笛人转身,眼底含笑:“前日收到你托人捎来的《芦舞风吟》诗稿,便想着渭水秋芦正盛,该来与你共赏‘长茎摇曳向云边’的妙境。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个锦囊,倒出几粒深褐色的种子,“还记得法门寺地宫那株娑罗树的种子吗?我试着在芦苇荡边播下,如今竟发出了新芽。
” 煜明接过种子细看,忽然听见苇丛深处传来水鸟振翅声。
极目望去,连片的芦苇正被晨风吹得起伏如浪,雪白的絮子腾空而起,恍若秋日里一场盛大的雪。
这场景让他想起昨夜在灯下细读的《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千年前的先民,是否也曾在这样的芦苇荡边,写下关于追寻与守望的诗篇? 二人沿着木栈走进芦苇深处,栈道年久失修,踩上去发出“咯吱”轻响。
玄玑忽然指着右侧苇丛:“你看那株荻草,茎秆比旁的高出半尺,穗子却向下低垂,倒像个谦谦君子。
”煜明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只见晨光中的荻草金穗微颤,确如旧年在兴庆宫见过的李白醉草吓蛮书的画卷——狂放中带着几分自省的温柔。
“去年在法门寺地宫,你说每片残瓷都是历史的碎片。
”玄玑忽然蹲下身,拾起一片沾着泥渍的瓷片,釉色青中泛白,“方才在苇丛里发现的,看胎质像是中唐时期的邢窑白瓷,或许曾盛过哪位诗人的浊酒?” 煜明接过瓷片,指尖摩挲着边缘的缺口,忽然想起白居易任左拾遗时,曾在渭水畔写下“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的诗句。
那时的诗人,是否也像他们这般,踩着芦苇丛生的浅滩,看落日熔金,听秋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