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22章 湖光凝梦觅诗痕

第22章 湖光凝梦觅诗痕 第2页

目录
    几处空白任人遐想’。

    我戏问他何时补全《三潭雾影》,他却望着水面说‘等湖光凝作词心时’。

    ” 船行至小瀛洲附近,沈砚冰忽然指着水面:“看!石塔间的波光,像不像若雪画里‘星影碎’的注脚?”煜明望向舷外,阳光穿透薄雾,在水面洒下万点金鳞,恍惚间与明轩手稿上晕染的墨迹重合。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狼毫笔,在笔记本上写下:“雾敛三潭金鳞动,光摇孤屿玉虹开”——正是补全明轩当年的残句。

     “你看这幅《苏堤春晓图》。

    ”沈砚冰又展开另一幅画稿,春雨中的苏堤烟柳拂水,画中两人并肩而行,男子手中握着半卷诗稿,页角露出“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句尾,“题跋写着1948年春日,他们曾在此处联句,明轩得‘烟柳蘸波青欲滴’,若雪对‘画船穿雾翠如裁’。

    ” 煜明的目光落在画中女子鬓边的桂花上——若雪总爱在秋日戴白芙蓉,春日却偏爱金桂。

    这细节让他想起明轩书房里那方刻着“桂影词心”的印章,此刻正静静躺在他的行李箱中。

    指尖划过画中男子腰间的玉佩,形制竟与他在明轩遗物中发现的“云麓”佩完全一致。

     画舫在平湖秋月亭畔泊定。

    沈砚冰踩着跳板上岸,忽然指着亭柱上的斑驳墨迹:“煜明,你看这个!”剥落的朱漆下,隐约可见“桂香浸月”四字,笔锋带着若雪特有的秀逸,旁边是明轩的批注:“此句可作《鹧鸪天》结拍”。

     “当年他们就是在这里联句的。

    ”沈砚冰的声音里带着惊叹,“若雪的信札、明轩的残词、亭柱的题字,原来都在等待今天的重逢。

    ”她取出木匣中的《鹧鸪天》手稿,未完成的下阕空白处,铅笔轻轻画着三潭石塔的简影,“若雪说,下阕要等明轩从南方归来再续,可这一等,便是三十年。

    ” 暮色漫进湖山时,煜明独自坐在长桥上。

    雷峰塔的灯光次第亮起,塔影在湖面拉成金色的丝带,让他想起若雪画中“珠塔巍巍耸绛云”的意境。

    翻开《云麓词心录》手稿,在明轩1953年的残词旁,他续写道:“雾散湖光凝作梦,秋深桂影酿成诗。

    三十年光阴,原来都藏在未干的墨里。

    ” 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沈砚冰抱着木匣走来,发间别着朵刚折的金桂:“图书馆的老先生说,若雪当年常来此亭写生,走时总会留下半阙词。

    你看——”她指着亭内石桌,青苔覆盖的表面,用指甲划出的“等”字清晰可见,“这是1978年明轩平反后第一次来西湖,在石桌上刻下的。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