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107章 重阳登山

第107章 重阳登山

目录
    余老头是有些手艺在身的,短短几个月,家里两头牛怀上了,两只母羊怀上了,三头母驴也有一头怀上了,兔子也生了好几窝了。

     而且,老母鸡已经开始抱窝,很快就能有小鸡崽子出来。

     甚至是鸭子、大鹅,最近都喜欢把蛋下在窝里面,按照余老头的说法,这是想要孵化下一代了。

     这哪是怀上崽子了,这都是银子啊。

     一头小牛犊子,养上两年,没有十五两银子,你休想从我家牵走。

     “老余啊,找谢娘子要酒去,十斤!” “谢老爷!” 赵清虎摸了摸小青的脑袋,好姑娘啊,不仅干活老实,而且还能给家里面增添收入。

     身为一家之主,还是半老不老的老人,赵清虎自从秋收后就闲了下来。

     但是,家里面的农活可没少。

     棉花成熟到了旺季,必须及时采摘,否则棉花掉地上就废了。

     水稻田里面,山坳内的,还在等着养出二茬稻。

     可是,之前佃种的十二亩水稻田,还是有些收尾工作要做的。

     稻杆已经在水田里面扎捆,就是把稻杆从稻穗往下一点点的地方扎紧,用的也是稻杆。

     下面撑开,立在稻田里面晾晒,几天功夫就能晒干。

     大郎带着人,已经一车一车,把稻杆全都拉了回来。

     今天忙着堆草垛呢。

     有条件的,下面放上一层干柴,或是竹竿。

    好隔绝稻杆直接跟泥土接触,腐烂,甚至会滋生虫子。

     没条件的,就直接在泥土上往上堆,就是浪费最下面一层稻杆而已。

     稻杆脑袋朝里面,尾巴朝外,以同心园的方式摆放,看稻杆数量,确定下面一层的摆放多少。

    大郎是老手了,有经验。

     他们家有十二亩水田,稻杆不少,最下面从里到外,一共摆放了五圈。

     接下来,就这样一层一层往上摆放,逐渐减少,像是堆积一个稻杆组成的金字塔一样。

     这样,就不用专门找地方存放这些稻草,就一个稻草堆,能避雨,即便是下雨,也就是淋湿最外面一层,里面还是干燥的。

     这些稻草,对于农家来说,有不少用处。

     其一,烧柴火的时候,稻草就是上好的引火材料。

     打火石上迸溅出来的几个火苗子,可点不燃干柴,只有松针、草绒,还有这稻杆好用。

     其二,冬天牲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