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211章 工器同脉

第211章 工器同脉

目录
    工器十九年冬至,南京工器祠的青铜鼎蒸腾着防铅雾气,三百名明日匠人代表捧着「锚樱纹」铜爵列队。

    徐光启望着殿内新铸的「工器同脉」青铜鼎,鼎身左刻郑和宝船铁锚,右铸富士山樱花,中间是工禾纹组成的声波涟漪——这是景王从神户港送来的冬至礼。

     「今日祭典,首祭太宗开埠,次祭明日合技。

    」他敲响蒸汽钟,钟声混着神户港方向传来的雾笛,在防铅玻璃上凝成水珠。

    生员们腕间的工禾纹铜镯与鼎身纹路共振,发出十五赫兹的低频鸣响——这是明日匠人共制的「地脉协奏」频率,经过神户港与南洋监双重校准,三个月来从未出现频率偏移。

     殿后偏室,景王朱载錤抱着刚满一岁的朱工正,看匠人调试鼎内的咖啡渣炭层。

    幼儿襁褓绣着工禾纹与和唐菊纹,襁褓边缘露出的防铅护腕,正是神户港最新改良的「锚樱款」,其炭层配方经滇南铅矿与富士山火山炭的多次混炼,防铅效率较旧版提升显着。

    「去年富士山地震,阻尼器能护得南京安稳,全赖南洋监的铅芯技术。

    」景王指尖划过鼎身的地脉纹路,「今春神户港新到的橡胶帆布,已按滇南咖啡渣炭的最佳配比完成硫化。

    」 同日,朱载钧在豹房召见徐光启与景王府技术官。

    巨幅「明日工器舆图」铺满地面,神户港、吕宋、滇南三地的工器工坊用锚樱纹标注,连线处标着「橡胶—硫化术」「铅矿—咖啡渣炭」「地脉数据—声波信标」的资源流向,所有参数均用工禾纹密语标注,经两地匠人协会双重核验。

     「神户港工坊已拆除最后三座独立信标站。

    」景王府技术官展开羊皮纸,上面盖着「东瀛景王府」与「大明工器监」的双重印玺,「所有地脉监测频率并入南京总控,富士山核心站的共享数据经多次防干扰测试,误差控制在极低范围。

    」 徐光启注意到舆图角落的批注:「滇南铅矿产能的三成,将直供神户港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