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 第30章 锚凤交锋

第30章 锚凤交锋 第2页

目录
    ,杨廷和在值房展开《铜政疏》,望着「匠人验铜有误,罪同欺君」的条款,忽然问杨慎:「你说,陛下为何执着于让匠人留名?」 杨慎摸出王巧儿托人送来的验铜图谱,图中每处铅斑都标着匠人代号:「父亲,当匠人能在火器上刻名,便不会容忍废铜误国。

    」他顿了顿,「就像当年祖父在《永乐大典》校勘记里留名,匠人也需要青史留痕。

    」 杨廷和望着窗外尚工局的青烟,想起朱厚照说的「工者,国之器」,忽然提笔在疏中加了句:「匠人留名,非为私誉,乃为社稷计。

    」墨迹未干,便被急报打断:「首辅大人,山西铸坊走水!」 申时正,永春斋内。

    王巧儿听着张忠的急报,指尖捏紧铁锚发簪。

    「刘瑾的人烧了铸坊?」她望着太液池冰面,那里有三处冰裂——铁锚堂的「事急」暗号。

     张忠点头,腰间酒囊上的铁锚纹随动作轻晃:「卑职查过,起火前有辆骡车运走了二十箱铜锭,车辙印与去年河间府的废铜车一致。

    」 王巧儿忽然想起刘娘娘今早的「凤字印」,起身时金凤簪险些坠落。

    「备马,」她扯下簪子塞进妆奁,「去山西铸坊——走密道。

    」 戌时初刻,山西铸坊废墟。

    王巧儿踩着炭灰,用松烟墨在残墙上画下铁锚记号。

    焦铜味中,她闻到一丝熟悉的棉油香——与刘娘娘送来的防烫手套味道相同。

    「张公公,」她蹲下身,用铜角尺丈量车辙深度,「这不是普通骡车,是……」 「是尚工局的运铜车。

    」张忠接过话头,举着松烟墨显影的车辙图纸,「轴距三尺五寸,与尚工局卯时出库的「工」字车一致。

    」 王巧儿猛地抬头,与张忠对视。

    两人都明白,这意味着铁锚堂中出了内鬼,而刘娘娘的「凤字印」,或许从一开始就是个圈套。

     子时正,乾清宫暖阁。

    朱厚照听着王巧儿的密报,将刘娘娘的「凤字火漆印」拍在案上。

    印泥里混着的棉油香,与山西铸坊的纵火味如出一辙。

    「好个锚凤共生,」他冷笑,摸出林夏的学生证,「原来她想借匠人之手,烧了朕的铜料!」 王巧儿望着御案上的「明瞳」炮模型,炮身的锚凤纹在烛光下忽明忽暗。

    她想起刘娘娘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