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刘备的决断 第2页
依旧绰绰有余。
袁术方,袁术...刘备不作评价。
公孙瓒在幽州被刘虞和高欢联手哼哧哼哧的挖墙角,事情已然急迫到公孙瓒放弃袁绍与黑山军纠缠的大好时机,急匆匆回幽州坐镇的地步。
陶谦坐守徐州,前世还向西攻占下一点地方,今世不同,自己打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一副安乐翁模样。
并州的张燕与袁绍打得火热,但出动的兵马远不及前世,或许是要防备匈奴,抑或是自己内部有什么问题。
重活一世,一堆乱七八糟却又本领非凡的人物出现,局势与前世不同实属正常。
不知不觉间,刘备就失去了重活一世先知的优势。
这么分析下来,现在有点闲工夫的只有青州田楷。
刘备看来,公孙威此行目的只有一个:给活! 渤海要搞事,幽州自顾不暇,只能靠青州。
可这种事遣一名信使就能做到,公孙威不远万里亲自前来,目的不会如此单纯。
刘备推测他有考察意,看看田楷是否有能力完成公孙威的任务,毕竟之前田楷在青州的表现可不是简单一个废字可以概括的。
刘备长出一口气,那么自己的任务就很明确了:帮田楷达到公孙威的要求。
不然,送走好哄的田楷,换来精明的公孙威?刘备又不蠢。
或许前世的刘备在这个时候还是想要匡扶汉室的热血青年,但今世已然不同。
当听闻刘协禅位于曹丕的时候,刘备就对当今的大汉皇帝彻底失望。
生在帝王家,却无半点帝王风骨,也配称大汉天子! 如前世一般屡战屡败,等到了荆州找到孔明再成就事业,刘协早被突然冒出的各种各样的枭雄玩坏了。
刘备很着急,他必须早早拥有安定的根据地,成为一方诸侯,好迎接汉帝,重铸汉室威严。
前世称帝,实乃迫不得已的举动,其双刃性后世的史学家们分析的十分透彻。
后世的大多数读者读到刘协禅让时,因为对历史不了解,在罗贯中的引导下,会认为曹丕这不就是强逼嘛,有啥说服力。
事实上,在古代还真有说服力。
曹丕胁迫刘协退位不假,但人家手续完全合法。
刘协留下一封退位诏书,昭告天下人我不干了,让位给曹丕。
无论其中有多少苟且,退位诏书是真的,曹丕的位置说实话才是最正统的。
德者居高位,理应
袁术方,袁术...刘备不作评价。
公孙瓒在幽州被刘虞和高欢联手哼哧哼哧的挖墙角,事情已然急迫到公孙瓒放弃袁绍与黑山军纠缠的大好时机,急匆匆回幽州坐镇的地步。
陶谦坐守徐州,前世还向西攻占下一点地方,今世不同,自己打不出去,别人也进不来,一副安乐翁模样。
并州的张燕与袁绍打得火热,但出动的兵马远不及前世,或许是要防备匈奴,抑或是自己内部有什么问题。
重活一世,一堆乱七八糟却又本领非凡的人物出现,局势与前世不同实属正常。
不知不觉间,刘备就失去了重活一世先知的优势。
这么分析下来,现在有点闲工夫的只有青州田楷。
刘备看来,公孙威此行目的只有一个:给活! 渤海要搞事,幽州自顾不暇,只能靠青州。
可这种事遣一名信使就能做到,公孙威不远万里亲自前来,目的不会如此单纯。
刘备推测他有考察意,看看田楷是否有能力完成公孙威的任务,毕竟之前田楷在青州的表现可不是简单一个废字可以概括的。
刘备长出一口气,那么自己的任务就很明确了:帮田楷达到公孙威的要求。
不然,送走好哄的田楷,换来精明的公孙威?刘备又不蠢。
或许前世的刘备在这个时候还是想要匡扶汉室的热血青年,但今世已然不同。
当听闻刘协禅位于曹丕的时候,刘备就对当今的大汉皇帝彻底失望。
生在帝王家,却无半点帝王风骨,也配称大汉天子! 如前世一般屡战屡败,等到了荆州找到孔明再成就事业,刘协早被突然冒出的各种各样的枭雄玩坏了。
刘备很着急,他必须早早拥有安定的根据地,成为一方诸侯,好迎接汉帝,重铸汉室威严。
前世称帝,实乃迫不得已的举动,其双刃性后世的史学家们分析的十分透彻。
后世的大多数读者读到刘协禅让时,因为对历史不了解,在罗贯中的引导下,会认为曹丕这不就是强逼嘛,有啥说服力。
事实上,在古代还真有说服力。
曹丕胁迫刘协退位不假,但人家手续完全合法。
刘协留下一封退位诏书,昭告天下人我不干了,让位给曹丕。
无论其中有多少苟且,退位诏书是真的,曹丕的位置说实话才是最正统的。
德者居高位,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