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我救赎、走出抑郁症-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第2页
容,更别提对别人说了。
实际上,他已经下意识地运用了很多行为上的策略,成功地逃避了对自我的认识。
他极其擅长迎来送往,比如他最出名的开场白便是由衷的一句“你们好啊,我的朋友们!”接着就是“你们绝对猜不到我最近在做什么!”又或是“来吧朋友,看看这个!” 田行健有话说:因为怕别人看到底牌,所以习惯了伪装与中庸。
慢慢地,向别人的隐藏变成了同步对自己的隐藏,自己也没有审视自己的状态了。
一个比喻,藏一个东西的最高境界是,连自己也找不到放在哪里了。
(六)原文:就这样,没有人问他“你好吗”,更没人问他“你感觉怎么样”。
田行健有话说:蛤蟆自认为演的很好,但是是观看的人对他并没有那么在意。
演着演着,太入戏,就抑郁了。
人生如戏,全看演技,别太在意。
(七)原文:“你有过自杀的念头吗?”咨询师的提问很直接,况且自杀是很震撼的话题,蛤蟆听都不敢听。
但与此同时,这么一问却让蛤蟆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田行健有话说:不敢直视、内心恐惧的事情,当摆到台面上以后,也许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八)原文:“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不像河鼠、鼹鼠他们,特别是獾,他们都受人尊敬,而我却像个笑话。
虽然他们说我心肠是好的,也会逗人乐,还说我大方到离谱。
‘好心的蛤蟆老朋友’,他们这么称呼我。
没错,可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啥事儿呢?”说到这儿,蛤蟆突然哭了起来,一起一伏地颤抖着。
田行健有话说:洒家奶奶说过,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七十八岁老人的人生哲学。
(九)原文:他们都受人尊敬,而我却像个笑话。
田行健有话说:(1)不靠近免费的东西。
两周剪一次头发。
永远提前15分钟。
不谈论不在场的人。
不使用“绝对”“普遍”这样的词。
不把“没有钱”“没有时间”挂在嘴边。
走路时端正姿态,挥动双手,抬头挺胸。
偶然看到一句话,感觉放在这里倒也应景。
(2)有点像围城。
围城外面的想进去,里面的想出来。
从外表看,光鲜亮丽,走近了看,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呢?谁先报怨,谁输! (十)原文:可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啥事儿呢? 田行健有话说:高中时,曾经告诉自己“我要让XX两个字熠熠生辉”,现在感觉,我们大部分人是来人间凑数的。
(十一)原文:“我在听。
”咨询师说。
田行健有话说:温暖的三个字,当成为洒家以后的一项技能,一个口头禅。
(十二)原文:“我记得。
我忍不住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播那几件事儿,最后我都能列举每个细节了。
” 田行健有话说:对于不快的事情,确实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面进行重播,然后造成持续性、跌撞伤害。
像牛一样反刍,把自己憋成内伤。
(十三)原文:可他非但没兴趣听,还说我吹牛,指责我‘寒碜、邋遢、丢人现眼’,非要我去换身衣服,‘看能不能像个绅士的样子’。
你想想,我们几个月没见了,可他居然用这种态度跟我说话!” 田行健有话说: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了,别人出现在你的世界,也没义务一定要让你心里“爽”。
都是在人间一起凑数而已,各自安好。
(十四)原文:可他非但没兴趣听,还说我吹牛,指责我‘寒碜、邋遢、丢人现眼’,非要我去换身衣服,‘看能不能像个绅士的样子’。
你想想,我们几个月没见了,可他居然用这种态度跟我说话!” 田行健有话说:在人间凑数的日子,你很难要求出来在你身边的都是高情商。
唯有刀口向内,内心变得强大,死猪不怕开水烫! (十五)原文: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
田行健有话说:送大家两句话防身,“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我”+“你们又没有给我人民币,老子又何必让你们每个人都喜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六)原文:可好像那样还不足以羞辱我,獾接着说,我父亲让他不要告诉我,因为——我现在还清楚记得他说的话——‘他是个好孩子,可生性轻浮善变! 田行健有话说:最烦刀子嘴豆腐心,又当又立。
(十七)原文:小时候,我被父亲狠狠责骂后,也是这样的感受。
田行健有话说:应该是有儿时心理阴影的,大家心情控制情绪,自己和傻X一样,给孩子留一辈子的阴影。
五、第五章成长的寓言 (一)原文:但在咨询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
蛤蟆发现,这辈子还从来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
至于他有没有这样对待过别人,也得打个问号。
田行健有话说:缺爱的娃子,稍微有人对其好就受不了。
有点像洒家,像不像你呢? (二)原文: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
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 田行健有话说:儿时情感经历会产生后续的影响。
与孩子相处,要注意。
(三)原文:“有,当然有,”蛤蟆说道,“我一直都记得他们的生日,我还喜欢在圣诞节带礼物去看他们。
我想他们应该是很喜欢我的。
” 田行健有话说:“我经常跟自己说,如果你去做某件事,是带需要回应,带有讨好目的,需要别人也为你付出的心态去做的,那就不要去做,如果别人的回应达不到你预期,你会特别失落,你对别人好应该是你发自内心,是因为你这样做你开心,而不是需要别人回应你同等的付出,毕竟每个人对爱的感受对爱的表现都不一样、如果是个彻底自私的人或者就是无私奉献,都会轻松,就是好坏都不彻底在中间游离,最耗费精力。
”其实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里面的课题分离,爱一个人就要纯粹的,全心全意的爱,不要猜她是否喜欢自己,也不要出于什么私利来做讨好对方的事情,只管去爱就好了。
(四)原文:“当我带着一堆礼物过去时,他们会扑过来给我最热烈的亲吻和拥抱,真的,我非常讨他们喜欢。
”蛤蟆接着说,“可别以为是因为送礼物他们才这样,我什么时候去都一样受欢迎。
他们就是这么充满热情。
” 田行健有话说:讨好型人格。
太缺少肯定了 (五)原文: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
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 田行健有话说:尼采:“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要足够内心强大才能做到。
六、第六章探索童年 (一)原文:“我记得他陪我玩过几回,可结局全都很糟糕。
也许是我太渴望得到他的爱了,就会犯傻,做一些傻里傻气的举动。
有一次,他把我从他膝上推了下去,还对我母亲说:‘我受不了他这副样子!’接着便走出了房间。
而我只能放声大哭。
” 田行健有话说:缺爱!也许我们已经是缺爱状态成长起来的,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们缺爱了。
(二)原文:父亲总能找到些什么来指责我,而母亲则是不断地让我难堪。
她有一次当着我朋友的面问我有没有穿干净的内衣! 田行健有话说:不要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公众场合难堪。
(三)原文:他发现在任何时候都很难承认自己感到愤怒。
他总觉得如果别人知道他生气了,他就会受到惩罚。
结果就是他吞下了怒火,却化成了内疚。
田行健有话说:愤怒转化为内疚,折磨自己。
(四)原文:蛤蟆沉思了一会儿说:“除了顺从我父母的意愿之外,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
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成功过,但我记得很清楚,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
”他又停下思索了一会儿,接着说:“也许这就是我变得爱炫耀的原因。
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从没有满意过或被打动过,所以我就放任自己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来博得他们的关注。
会是这样吗,苍鹭?” 田行健有话说:讨好型人格。
炫耀居然与讨好有关! (五)原文:可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行健有话说:培养孩子减少依赖。
七、第七章愤怒的表现 (一)原文:撒泼正是表达愤怒的一种幼稚的方式。
田行健有话说:撒泼,幼稚! (二)原文:怄气的人是总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而且安静得很反常。
蛤蟆,在我看来,‘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
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
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
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田行健有话说:怄气式愤怒???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懦夫的选择。
八、第八章意外访客 (一)原文:但你要明白,世界还在继续运转,不会因为你情绪不好就停下来。
田行健有话说:最恶心的说法就是“我都是为你好”。
傻13强势的朋友,梦想有多远请轱辘多远。
要么就反向PUA他。
(二)原文:“对,我是校董,我近来缺席好几次董事会议是因为……”他停顿了一下,“是因为我身体不舒服。
但我想着过不了多久我就去参会。
” 田行健有话说:奉劝大家一句,如果你想改掉自己唯唯诺诺的形象,那么就必须要学会不解释,尤其是同事之间不要有过多的解释,不要啰里啰嗦。
比如有人问你昨天活动为什么没来,只需要回答我有点事即可;有人问你昨天去哪里了,你只需要回答我出了趟门,关系近点的你可以说去哪里了一趟,但不要说你
实际上,他已经下意识地运用了很多行为上的策略,成功地逃避了对自我的认识。
他极其擅长迎来送往,比如他最出名的开场白便是由衷的一句“你们好啊,我的朋友们!”接着就是“你们绝对猜不到我最近在做什么!”又或是“来吧朋友,看看这个!” 田行健有话说:因为怕别人看到底牌,所以习惯了伪装与中庸。
慢慢地,向别人的隐藏变成了同步对自己的隐藏,自己也没有审视自己的状态了。
一个比喻,藏一个东西的最高境界是,连自己也找不到放在哪里了。
(六)原文:就这样,没有人问他“你好吗”,更没人问他“你感觉怎么样”。
田行健有话说:蛤蟆自认为演的很好,但是是观看的人对他并没有那么在意。
演着演着,太入戏,就抑郁了。
人生如戏,全看演技,别太在意。
(七)原文:“你有过自杀的念头吗?”咨询师的提问很直接,况且自杀是很震撼的话题,蛤蟆听都不敢听。
但与此同时,这么一问却让蛤蟆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田行健有话说:不敢直视、内心恐惧的事情,当摆到台面上以后,也许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八)原文:“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不像河鼠、鼹鼠他们,特别是獾,他们都受人尊敬,而我却像个笑话。
虽然他们说我心肠是好的,也会逗人乐,还说我大方到离谱。
‘好心的蛤蟆老朋友’,他们这么称呼我。
没错,可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啥事儿呢?”说到这儿,蛤蟆突然哭了起来,一起一伏地颤抖着。
田行健有话说:洒家奶奶说过,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七十八岁老人的人生哲学。
(九)原文:他们都受人尊敬,而我却像个笑话。
田行健有话说:(1)不靠近免费的东西。
两周剪一次头发。
永远提前15分钟。
不谈论不在场的人。
不使用“绝对”“普遍”这样的词。
不把“没有钱”“没有时间”挂在嘴边。
走路时端正姿态,挥动双手,抬头挺胸。
偶然看到一句话,感觉放在这里倒也应景。
(2)有点像围城。
围城外面的想进去,里面的想出来。
从外表看,光鲜亮丽,走近了看,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呢?谁先报怨,谁输! (十)原文:可我这一辈子都干了些啥?我又干成过啥事儿呢? 田行健有话说:高中时,曾经告诉自己“我要让XX两个字熠熠生辉”,现在感觉,我们大部分人是来人间凑数的。
(十一)原文:“我在听。
”咨询师说。
田行健有话说:温暖的三个字,当成为洒家以后的一项技能,一个口头禅。
(十二)原文:“我记得。
我忍不住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重播那几件事儿,最后我都能列举每个细节了。
” 田行健有话说:对于不快的事情,确实会一遍一遍地在脑子里面进行重播,然后造成持续性、跌撞伤害。
像牛一样反刍,把自己憋成内伤。
(十三)原文:可他非但没兴趣听,还说我吹牛,指责我‘寒碜、邋遢、丢人现眼’,非要我去换身衣服,‘看能不能像个绅士的样子’。
你想想,我们几个月没见了,可他居然用这种态度跟我说话!” 田行健有话说: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了,别人出现在你的世界,也没义务一定要让你心里“爽”。
都是在人间一起凑数而已,各自安好。
(十四)原文:可他非但没兴趣听,还说我吹牛,指责我‘寒碜、邋遢、丢人现眼’,非要我去换身衣服,‘看能不能像个绅士的样子’。
你想想,我们几个月没见了,可他居然用这种态度跟我说话!” 田行健有话说:在人间凑数的日子,你很难要求出来在你身边的都是高情商。
唯有刀口向内,内心变得强大,死猪不怕开水烫! (十五)原文: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
田行健有话说:送大家两句话防身,“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我”+“你们又没有给我人民币,老子又何必让你们每个人都喜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六)原文:可好像那样还不足以羞辱我,獾接着说,我父亲让他不要告诉我,因为——我现在还清楚记得他说的话——‘他是个好孩子,可生性轻浮善变! 田行健有话说:最烦刀子嘴豆腐心,又当又立。
(十七)原文:小时候,我被父亲狠狠责骂后,也是这样的感受。
田行健有话说:应该是有儿时心理阴影的,大家心情控制情绪,自己和傻X一样,给孩子留一辈子的阴影。
五、第五章成长的寓言 (一)原文:但在咨询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他能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
蛤蟆发现,这辈子还从来没有人对他全神贯注过。
至于他有没有这样对待过别人,也得打个问号。
田行健有话说:缺爱的娃子,稍微有人对其好就受不了。
有点像洒家,像不像你呢? (二)原文: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
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 田行健有话说:儿时情感经历会产生后续的影响。
与孩子相处,要注意。
(三)原文:“有,当然有,”蛤蟆说道,“我一直都记得他们的生日,我还喜欢在圣诞节带礼物去看他们。
我想他们应该是很喜欢我的。
” 田行健有话说:“我经常跟自己说,如果你去做某件事,是带需要回应,带有讨好目的,需要别人也为你付出的心态去做的,那就不要去做,如果别人的回应达不到你预期,你会特别失落,你对别人好应该是你发自内心,是因为你这样做你开心,而不是需要别人回应你同等的付出,毕竟每个人对爱的感受对爱的表现都不一样、如果是个彻底自私的人或者就是无私奉献,都会轻松,就是好坏都不彻底在中间游离,最耗费精力。
”其实这也是《被讨厌的勇气》里面的课题分离,爱一个人就要纯粹的,全心全意的爱,不要猜她是否喜欢自己,也不要出于什么私利来做讨好对方的事情,只管去爱就好了。
(四)原文:“当我带着一堆礼物过去时,他们会扑过来给我最热烈的亲吻和拥抱,真的,我非常讨他们喜欢。
”蛤蟆接着说,“可别以为是因为送礼物他们才这样,我什么时候去都一样受欢迎。
他们就是这么充满热情。
” 田行健有话说:讨好型人格。
太缺少肯定了 (五)原文: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
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 田行健有话说:尼采:“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要足够内心强大才能做到。
六、第六章探索童年 (一)原文:“我记得他陪我玩过几回,可结局全都很糟糕。
也许是我太渴望得到他的爱了,就会犯傻,做一些傻里傻气的举动。
有一次,他把我从他膝上推了下去,还对我母亲说:‘我受不了他这副样子!’接着便走出了房间。
而我只能放声大哭。
” 田行健有话说:缺爱!也许我们已经是缺爱状态成长起来的,不要再让我们的孩子们缺爱了。
(二)原文:父亲总能找到些什么来指责我,而母亲则是不断地让我难堪。
她有一次当着我朋友的面问我有没有穿干净的内衣! 田行健有话说:不要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不要让孩子在公众场合难堪。
(三)原文:他发现在任何时候都很难承认自己感到愤怒。
他总觉得如果别人知道他生气了,他就会受到惩罚。
结果就是他吞下了怒火,却化成了内疚。
田行健有话说:愤怒转化为内疚,折磨自己。
(四)原文:蛤蟆沉思了一会儿说:“除了顺从我父母的意愿之外,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
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成功过,但我记得很清楚,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
”他又停下思索了一会儿,接着说:“也许这就是我变得爱炫耀的原因。
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从没有满意过或被打动过,所以我就放任自己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来博得他们的关注。
会是这样吗,苍鹭?” 田行健有话说:讨好型人格。
炫耀居然与讨好有关! (五)原文:可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行健有话说:培养孩子减少依赖。
七、第七章愤怒的表现 (一)原文:撒泼正是表达愤怒的一种幼稚的方式。
田行健有话说:撒泼,幼稚! (二)原文:怄气的人是总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而且安静得很反常。
蛤蟆,在我看来,‘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
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
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
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田行健有话说:怄气式愤怒???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懦夫的选择。
八、第八章意外访客 (一)原文:但你要明白,世界还在继续运转,不会因为你情绪不好就停下来。
田行健有话说:最恶心的说法就是“我都是为你好”。
傻13强势的朋友,梦想有多远请轱辘多远。
要么就反向PUA他。
(二)原文:“对,我是校董,我近来缺席好几次董事会议是因为……”他停顿了一下,“是因为我身体不舒服。
但我想着过不了多久我就去参会。
” 田行健有话说:奉劝大家一句,如果你想改掉自己唯唯诺诺的形象,那么就必须要学会不解释,尤其是同事之间不要有过多的解释,不要啰里啰嗦。
比如有人问你昨天活动为什么没来,只需要回答我有点事即可;有人问你昨天去哪里了,你只需要回答我出了趟门,关系近点的你可以说去哪里了一趟,但不要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