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115章 地方在行动

第115章 地方在行动 第2页

目录
    不久,新政公文便以每日三百里速度驰向各省。

     负责递送山东的驿卒在第三日寅时抵达济南巡抚衙门。

     "大人,这是京里来的火票。

    "驿卒从贴身皮囊取出文书,封泥上"宣传为要,毋动刀兵"的朱砂批注赫然在目。

     吴守礼袖中指尖微颤,裁纸刀划开封套,展开《迁民宣谕十则》时。

     “五年迁民破百万,擢升一品!不足五十万,降一级!”的朱批让他瞳孔骤缩,前句“苛政激变者革职查办”的墨字尚在发寒,此句已令他心口发烫——山东素称“人稠地狭”,康熙朝已有人口逾千万,若真能迁民百万,何止保位,分明是晋身之阶! 吴守礼连忙从书架找出《山东民户黄册》,喃喃自语道:“登莱青三府沿海流民多,可充头阵,济南东昌府士绅隐匿丁口必多,正可借清查逼迁,兖沂曹三府向来多盗,迁民后可顺带肃清匪患……” “来人!”吴守礼突然高喊,惊得值房书吏撞翻墨斗,“速传十府二州知府前来议事!” 待山东各府官员齐聚济南府,吴守礼掷下《迁民宣谕十则》黄册:“各位同僚,皇上有旨,命山东省五年内迁民百万。

    ” 厅内鸦雀无声,唯有登州知府手中的青瓷茶盏“当啷”坠地,碎成三瓣。

     吴守礼负手走到落地舆图前,指尖划过济南府密集的村镇标记,“山东向来‘人稠地广’,如今不过迁出一成,诸位何须惊慌?” “大人!”泰安知府突然出列,官帽歪斜,“泰安府七成乃山地,百姓世代靠采药为生,若强行迁走,怕是要断了生路!” “生路?”吴守礼冷笑。

     “别以为本官不知——你们瞒报的流民、隐匿的佃户,凑个百八十万易如反掌!” 吴守礼朱笔在《山东舆图》上精准落点,济南府中心被画成殷红圆圈:"首善之区,当为表率——岁迁六万。

    " 笔尖划过海岸线,登州、莱州各现两点朱痕,"濒海多流民,各四万。

    "转而指向漕运干线,东昌、兖州府名旁各添一横,"漕运便利,各两万。

    " 临清知府刚要开口,朱笔已如点穴般停在其辖区:"临清、济宁虽小,亦各一万——莫要以为治所小便能推诿," 吴守礼敲了敲图上运河枢纽标记,"你们辖内的水手、脚夫,随便数数便是万丁,莫说一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