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山寨危机与暴雨救援
省知识产权局的听证会定在上午十点。
龙安心天不亮就醒了,在招待所的公共卫生间用冷水洗了把脸。
镜子里的男人眼下发青,下巴上的胡茬硬得像刷子。
他摸了摸别在腰间的"打口舌"布袋——火炭灰和鸡毛还在,阿公交代的辟邪物。
吴晓梅敲门进来,手里端着碗热腾腾的油茶,上面飘着炒米和花生碎。
"杨婶一早起来煮的,"她递过来,"说喝了这个,讲话有底气。
" 龙安心接过碗,滚烫的陶碗贴着掌心。
油茶里加了山胡椒,一口下去,从喉咙烧到胃里,整个人都精神了。
"材料都带齐了?"吴晓梅问。
龙安心拍了拍鼓鼓囊囊的帆布包:"《苗疆工物志》原件、务婆的古歌录音、潘阿婆的项圈照片……" "还有这个。
"吴晓梅从怀里掏出块折叠整齐的靛蓝土布,展开来是一幅绣到一半的仰阿莎图案,"我连夜赶的,用了最传统的绞线绣法。
" 龙安心接过绣片,指尖抚过那些细密的针脚。
绣像上的仰阿莎头戴十二齿银冠,裙摆上的水波纹用了五种深浅不同的蓝线,在晨光下像真的水流一样闪烁。
"他们机器绣的绝对仿不出来,"吴晓梅咬着嘴唇,"连丝线的捻向都是有讲究的。
" 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阿勇慌慌张张冲进来:"龙哥!楼下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一直盯着咱们房间!" 龙安心快步走到窗前,小心地掀起一角窗帘。
招待所对面的早餐摊前,两个穿黑夹克的男人正假装看报纸,眼神却不时往楼上瞟。
"苗韵的人,"龙安心冷笑,"怕我们临阵脱逃呢。
" 他转身从床底拖出个蛇皮袋,取出三套折叠整齐的苗装:"换上,我们走后面。
" 三人从招待所后门溜出,钻进了一条满是早市摊贩的小巷。
空气中弥漫着油炸糍粑和酸汤的味道,穿蓝布褂的老太太正在叫卖新鲜的山野菜。
"分头走,"龙安心低声说,"阿勇带绣片走左边,晓梅拿古籍走右边,我去引开他们。
" 吴晓梅刚要反对,巷口突然传来一声暴喝:"在那儿!" 龙安心推了两人一把,自己转身朝反方向跑去。
身后脚步声杂乱,他灵活地在摊位间穿梭,顺手推翻了一筐洋芋。
滚落的土豆让追兵摔了个狗啃泥,骂声在清晨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转过一个拐角,龙安心猛地刹住脚步——前面是条死胡同。
他急中生智,抓起墙边晒着的苗家蜡染布往身上一披,蹲在染缸旁假装搅动染料。
两个黑衣人喘着粗气跑过,居然没发现他。
龙安心刚松口气,突然对上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是个五六岁的苗族小女孩,正抱着个破旧的布娃娃,好奇地盯着他。
"阿叔,"小女孩用苗语小声说,"你的脚露出来啦。
" 龙安心低头一看,果然,运动鞋从蓝布下露出一截。
他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从兜里摸出颗水果糖——这是准备哄合作社里孩子们的。
小女孩接过糖,突然扯开嗓子喊:"阿奶!有人偷我们家染布!" 龙安心傻眼了。
旁边院子立刻冲出个拿着擀面杖的老太太,后面还跟着两条狂吠的土狗。
"误会!我是凯寨的!"龙安心赶紧用苗语解释,"有人在追我!" 老太太眯起眼睛,突然一把将他拽进院子:"进来!快!" 木门刚关上,外面就传来黑衣人的叫骂声。
老太太从门缝往外看,等脚步声远了,才转身递给龙安心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喝了,压压惊。
" 龙安心这才发现,院子里挂满了正在晾晒的苗绣——星辰纹、蝴蝶妈妈、清水江波浪……每一幅都精美绝伦。
"阿婆,您这是……" "我女儿开的绣坊,"老太太叹气,"去年被那个什么公司抢注了'苗绣'商标,现在每卖一幅都要交钱。
"她浑浊的眼里闪着泪光,"祖传的手艺,倒成了别人的财产。
" 龙安心握紧了拳头。
知识产权局的听证室里,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
龙安心和吴晓梅坐在一侧,对面是苗韵公司的赵琦和他的律师团队,足足有六个人,面前摆着厚厚的文件夹。
听证官是个戴眼镜的中年女性,正在翻阅材料:"申请人主张'仰阿莎'是其原创商标,被异议人龙安心方认为该名称属于苗族传统文化,请双方陈述。
" 赵琦的律师率先发难:"我方商标是设计师独立创作,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有本质区别。
"他投影出一组图片,"对比可见,我方设计的仰阿莎形象更符合现代审美。
" 龙安心看着屏幕上那个网红脸、穿着暴露的"仰阿莎",气得手直抖。
这分明是把他们合作社的设计简化后又低俗化了。
轮到他们发言时,吴晓梅站了起来。
她今天特意穿了母亲留下的盛装,银饰在走动间叮当作响。
"这是我们寨子保存的光绪年间绣片,"她展开那幅未完成的刺绣,"请对比银冠上的纹路。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证官戴上眼镜仔细查看,突然问:"为什么左边第三道纹是断开的?" "这不是断线,"吴晓梅声音清亮,"这是清水江在仰阿莎脚下的分支,古歌里唱'九十九道湾,道道见真心'。
"她指向绣片边缘,"机器绣品会把这些细节连成直线,只有手工才按古法留白。
" 会议室一片寂静。
龙安心趁机播放了务婆的古歌录音,苍凉的调子在室内回荡:"……银梳梳开乌云散,露出十二个月亮湾……" 赵琦突然打断:"这能证明什么?民间传说谁都能唱!" "那这个呢?"龙安心取出《苗疆工物志》,翻到有官印的那页,"光绪二十三年,黔东南道台衙门认证的仰阿莎银饰标准。
" 听证官的眼睛亮了。
她正要说话,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
一个满头银发的苗族老人在阿勇搀扶下走了进来——是潘阿婆! "法官大人,"老人颤抖着举起一个蓝布包,"这是我祖传的项圈,被他们抢走的那个是赝品!" 布包打开,里面是个泛着古旧光泽的银项圈,正中的太阳纹精细得令人窒息。
潘阿婆指着内侧一处几乎看不见的刻痕:"这是我祖父的名字,用苗文刻的。
" 赵琦的脸色情 听证会休庭间隙,龙安心在走廊尽头发现了鬼鬼祟祟的赵琦助理。
那人正对着电话低吼:"快把仓库里那批货处理掉!对,全部熔了!" 龙安心悄悄跟上,发现助理溜进了地下停车场。
一辆厢式货车正在装货,工人们抬着的箱子上赫然印着"仰阿莎特供"的字样。
他掏出手机录像,镜头拉近时,突然发现箱子缝隙里露出的产品——粗制滥造的果脯包装上,仰阿莎的图案竟然和合作社的设计一模一样! "山寨我们的包装?"龙安心血液都沸腾了。
他正要冲上去,突然被人从后面捂住嘴拖进了消防通道。
是王立明! "别冲动,"老同学压低声音,"我刚查到,这批货是要出口东南亚的,已经涉嫌跨国侵权。
"他塞给龙安心一个U盘,"里面有海关报关单,足够定他们罪了。
" 听证会最终裁定:撤销苗韵公司的商标注册,并立案调查其侵权行为。
走出大楼时,天上乌云密布。
回村的班车上,龙安心望着窗外发呆。
吴晓梅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赢了还不高兴?" "我在想那个绣坊的老太太,"龙安心叹气,"赢了官司,可那些被抢注的商标呢?被低价收购的刺梨呢?" 阿勇从前排转过头:"龙哥,刚收到消息,李老板的人把合作社的烘干机砸了!" 暴雨终于倾盆而下,雨点砸在车顶上像擂鼓。
龙安心望着模糊的窗外,突然说:"停车。
" 车停在路边,他冲进雨里,跑到一棵老枫树下疯狂刨土。
吴晓梅举着伞追来:"你疯啦?" 龙安心挖出个密封的玻璃罐,里面是一叠发黄的图纸:"我爸留下的烘干机设计图。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当年
龙安心天不亮就醒了,在招待所的公共卫生间用冷水洗了把脸。
镜子里的男人眼下发青,下巴上的胡茬硬得像刷子。
他摸了摸别在腰间的"打口舌"布袋——火炭灰和鸡毛还在,阿公交代的辟邪物。
吴晓梅敲门进来,手里端着碗热腾腾的油茶,上面飘着炒米和花生碎。
"杨婶一早起来煮的,"她递过来,"说喝了这个,讲话有底气。
" 龙安心接过碗,滚烫的陶碗贴着掌心。
油茶里加了山胡椒,一口下去,从喉咙烧到胃里,整个人都精神了。
"材料都带齐了?"吴晓梅问。
龙安心拍了拍鼓鼓囊囊的帆布包:"《苗疆工物志》原件、务婆的古歌录音、潘阿婆的项圈照片……" "还有这个。
"吴晓梅从怀里掏出块折叠整齐的靛蓝土布,展开来是一幅绣到一半的仰阿莎图案,"我连夜赶的,用了最传统的绞线绣法。
" 龙安心接过绣片,指尖抚过那些细密的针脚。
绣像上的仰阿莎头戴十二齿银冠,裙摆上的水波纹用了五种深浅不同的蓝线,在晨光下像真的水流一样闪烁。
"他们机器绣的绝对仿不出来,"吴晓梅咬着嘴唇,"连丝线的捻向都是有讲究的。
" 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阿勇慌慌张张冲进来:"龙哥!楼下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一直盯着咱们房间!" 龙安心快步走到窗前,小心地掀起一角窗帘。
招待所对面的早餐摊前,两个穿黑夹克的男人正假装看报纸,眼神却不时往楼上瞟。
"苗韵的人,"龙安心冷笑,"怕我们临阵脱逃呢。
" 他转身从床底拖出个蛇皮袋,取出三套折叠整齐的苗装:"换上,我们走后面。
" 三人从招待所后门溜出,钻进了一条满是早市摊贩的小巷。
空气中弥漫着油炸糍粑和酸汤的味道,穿蓝布褂的老太太正在叫卖新鲜的山野菜。
"分头走,"龙安心低声说,"阿勇带绣片走左边,晓梅拿古籍走右边,我去引开他们。
" 吴晓梅刚要反对,巷口突然传来一声暴喝:"在那儿!" 龙安心推了两人一把,自己转身朝反方向跑去。
身后脚步声杂乱,他灵活地在摊位间穿梭,顺手推翻了一筐洋芋。
滚落的土豆让追兵摔了个狗啃泥,骂声在清晨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转过一个拐角,龙安心猛地刹住脚步——前面是条死胡同。
他急中生智,抓起墙边晒着的苗家蜡染布往身上一披,蹲在染缸旁假装搅动染料。
两个黑衣人喘着粗气跑过,居然没发现他。
龙安心刚松口气,突然对上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是个五六岁的苗族小女孩,正抱着个破旧的布娃娃,好奇地盯着他。
"阿叔,"小女孩用苗语小声说,"你的脚露出来啦。
" 龙安心低头一看,果然,运动鞋从蓝布下露出一截。
他赶紧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从兜里摸出颗水果糖——这是准备哄合作社里孩子们的。
小女孩接过糖,突然扯开嗓子喊:"阿奶!有人偷我们家染布!" 龙安心傻眼了。
旁边院子立刻冲出个拿着擀面杖的老太太,后面还跟着两条狂吠的土狗。
"误会!我是凯寨的!"龙安心赶紧用苗语解释,"有人在追我!" 老太太眯起眼睛,突然一把将他拽进院子:"进来!快!" 木门刚关上,外面就传来黑衣人的叫骂声。
老太太从门缝往外看,等脚步声远了,才转身递给龙安心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喝了,压压惊。
" 龙安心这才发现,院子里挂满了正在晾晒的苗绣——星辰纹、蝴蝶妈妈、清水江波浪……每一幅都精美绝伦。
"阿婆,您这是……" "我女儿开的绣坊,"老太太叹气,"去年被那个什么公司抢注了'苗绣'商标,现在每卖一幅都要交钱。
"她浑浊的眼里闪着泪光,"祖传的手艺,倒成了别人的财产。
" 龙安心握紧了拳头。
知识产权局的听证室里,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
龙安心和吴晓梅坐在一侧,对面是苗韵公司的赵琦和他的律师团队,足足有六个人,面前摆着厚厚的文件夹。
听证官是个戴眼镜的中年女性,正在翻阅材料:"申请人主张'仰阿莎'是其原创商标,被异议人龙安心方认为该名称属于苗族传统文化,请双方陈述。
" 赵琦的律师率先发难:"我方商标是设计师独立创作,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有本质区别。
"他投影出一组图片,"对比可见,我方设计的仰阿莎形象更符合现代审美。
" 龙安心看着屏幕上那个网红脸、穿着暴露的"仰阿莎",气得手直抖。
这分明是把他们合作社的设计简化后又低俗化了。
轮到他们发言时,吴晓梅站了起来。
她今天特意穿了母亲留下的盛装,银饰在走动间叮当作响。
"这是我们寨子保存的光绪年间绣片,"她展开那幅未完成的刺绣,"请对比银冠上的纹路。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证官戴上眼镜仔细查看,突然问:"为什么左边第三道纹是断开的?" "这不是断线,"吴晓梅声音清亮,"这是清水江在仰阿莎脚下的分支,古歌里唱'九十九道湾,道道见真心'。
"她指向绣片边缘,"机器绣品会把这些细节连成直线,只有手工才按古法留白。
" 会议室一片寂静。
龙安心趁机播放了务婆的古歌录音,苍凉的调子在室内回荡:"……银梳梳开乌云散,露出十二个月亮湾……" 赵琦突然打断:"这能证明什么?民间传说谁都能唱!" "那这个呢?"龙安心取出《苗疆工物志》,翻到有官印的那页,"光绪二十三年,黔东南道台衙门认证的仰阿莎银饰标准。
" 听证官的眼睛亮了。
她正要说话,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
一个满头银发的苗族老人在阿勇搀扶下走了进来——是潘阿婆! "法官大人,"老人颤抖着举起一个蓝布包,"这是我祖传的项圈,被他们抢走的那个是赝品!" 布包打开,里面是个泛着古旧光泽的银项圈,正中的太阳纹精细得令人窒息。
潘阿婆指着内侧一处几乎看不见的刻痕:"这是我祖父的名字,用苗文刻的。
" 赵琦的脸色情 听证会休庭间隙,龙安心在走廊尽头发现了鬼鬼祟祟的赵琦助理。
那人正对着电话低吼:"快把仓库里那批货处理掉!对,全部熔了!" 龙安心悄悄跟上,发现助理溜进了地下停车场。
一辆厢式货车正在装货,工人们抬着的箱子上赫然印着"仰阿莎特供"的字样。
他掏出手机录像,镜头拉近时,突然发现箱子缝隙里露出的产品——粗制滥造的果脯包装上,仰阿莎的图案竟然和合作社的设计一模一样! "山寨我们的包装?"龙安心血液都沸腾了。
他正要冲上去,突然被人从后面捂住嘴拖进了消防通道。
是王立明! "别冲动,"老同学压低声音,"我刚查到,这批货是要出口东南亚的,已经涉嫌跨国侵权。
"他塞给龙安心一个U盘,"里面有海关报关单,足够定他们罪了。
" 听证会最终裁定:撤销苗韵公司的商标注册,并立案调查其侵权行为。
走出大楼时,天上乌云密布。
回村的班车上,龙安心望着窗外发呆。
吴晓梅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赢了还不高兴?" "我在想那个绣坊的老太太,"龙安心叹气,"赢了官司,可那些被抢注的商标呢?被低价收购的刺梨呢?" 阿勇从前排转过头:"龙哥,刚收到消息,李老板的人把合作社的烘干机砸了!" 暴雨终于倾盆而下,雨点砸在车顶上像擂鼓。
龙安心望着模糊的窗外,突然说:"停车。
" 车停在路边,他冲进雨里,跑到一棵老枫树下疯狂刨土。
吴晓梅举着伞追来:"你疯啦?" 龙安心挖出个密封的玻璃罐,里面是一叠发黄的图纸:"我爸留下的烘干机设计图。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