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一份善意 第2页
汗湿的衣领里。
砍到第三棵树时,他的T恤已经能拧出水来。
阿公坐在树荫下磨斧头,磨刀石与金属摩擦的声音和着山蝉的鸣叫,竟有种奇特的韵律。
"歇会儿。
"老人递来竹筒装的凉茶,水面上漂着些不明植物的根须。
龙安心灌了一大口,苦涩中带着回甘。
正想问配方,忽然看见茶汤里沉着只死蚂蚁。
他犹豫的瞬间,阿公已经拿回竹筒,连蚂蚁一起喝了下去。
"蛋白质。
"老人抹抹嘴,"比你们城里人吃的蛋白粉强。
" 日头西斜时,五棵杉树终于放倒。
阿公用柴刀削去枝桠,动作流畅得像在给巨人理发。
龙安心试着学,却把树干削得坑坑洼洼。
"没事,"老人把残缺的那面朝上,"到时候贴墙放。
" 往回拖第一棵树时,龙安心差点被惯性带下山坡。
阿公教他把藤绳套在肩上,脚掌要像吸盘一样贴地走。
等五棵树都拖到学校操场时,他的锁骨已经磨出了血,但孩子们欢呼着围上来,小手摸着还带着树脂香的木材,仿佛在抚摸巨龙脊背。
"龙老师真厉害!"缺门牙的男孩仰着脸,鼻尖上沾着木屑。
龙安心突然鼻子一酸。
在广州工地,他绘制的图纸盖成了三十层的大厦,却从未收获过如此纯粹的崇拜。
4.意外来客 暮色四合时,操场变成了露天工坊。
阿公在教大点的孩子用砂纸打磨木材,龙安心则负责给榫头划线。
他正用从广州带回的工程笔描线,忽然听见校门口传来引擎声。
一辆沾满泥浆的吉普车喘着粗气停下,车门上印着"县教育局"的褪色字样。
驾驶座跳下个穿polo衫的中年男人,腋下夹着个鼓鼓的公文包。
"吴晓梅老师在吗?"男人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方言腔。
吴晓梅从厨房探出头,手上还沾着玉米面:"杨股长?" 被称作杨股长的男人环顾四周,目光在堆积的木材上停留片刻:"听说你们擅自砍树修校舍?"公文包啪地打开,露出里面的红头文件,"国有林木砍伐要审批的。
" 阿公的柴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龙安心上前一步:"是自家种的杉树。
" "有林权证吗?"杨股长推了推眼镜,"没有就是违规。
" 现场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炭火上煮着的野菜粥在咕嘟作响。
吴晓梅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从贴身的荷包里掏出张对折的纸条:"杨股长,这是孩子们联名写的感谢信,本来准备明天送到局里......" 杨股长扫了眼皱巴巴的纸条,表情微妙地松动了一下。
这时吉普车后门开了,钻出个穿碎花裙的小姑娘,约莫七八岁年纪,怀里紧紧抱着个崭新的书包。
"爸爸,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漏雨的学校?"女孩仰头看着裂缝的墙壁,突然打了个喷嚏——屋顶落下的灰尘钻进了她的鼻孔。
龙安心注意到女孩的凉鞋是某名牌的当季新款,鞋底干净得像是从未沾过泥土。
而她父亲锃亮的皮鞋正踩在一滩泥水上,鞋头已经沾上了污渍。
"丫丫回车上等。
"杨股长掏出手帕擦鞋,却越擦越脏。
这时小女孩已经跑到孩子们中间,好奇地摸着一根刚刨光的杉木。
"好香啊!"她把脸贴在木材上,"像圣诞树的味道!" 苗族孩子们面面相觑,显然没听过圣诞树这个词。
吴晓梅蹲下身解释:"就是城里人过洋节摆的松树。
"她转向杨股长,"吃过饭再走吧?野菜粥马上好。
" 杨股长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女儿发亮的眼睛,终于松口:"那就简单吃点。
" 这顿"简单"的晚饭吃了整整两小时。
起初杨股长还用纸巾反复擦拭竹筷,后来干脆学着阿公的样子捧着碗喝粥。
他的女儿丫丫和苗族孩子们挤在一条长凳上,小口喝着吴晓梅特意加糖的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局里很重视村小危房改造。
"杨股长第三碗粥下肚后,语气软化了许多,"但今年受灾面太大......" "理解。
"吴晓梅给他添了勺腌蕨菜,"所以我们先自己动手。
" 月光照亮操场时,吉普车终于发动了。
丫丫趴在车窗上喊:"爸爸答应下星期送新课本来!"孩子们追着车跑出老远,直到尾灯消失在山路拐角。
阿公往火堆里添了根柴,忽然说了句:"汉人官员的娃,倒是不娇气。
" 龙安心看着炭火映照下老人沟壑纵横的脸,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摸出手机,删掉了那条编辑到一半的、向城里老同事求助的短信。
5.修葺 晨雾还未散尽,锤击声就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龙安心站在摇晃的竹梯上,正往房梁钉加固板。
每挥一次锤子,尘肺造成的肋间神经痛就像电流般窜过全身。
"左边再高两分!"阿公在下面指挥,手里拽着根麻绳当铅垂线。
龙安心调整着木板位置,汗水流进眼睛火辣辣的疼。
正当他摸向口袋找纸巾时,脚下竹梯突然一滑。
千钧一发之际,他抓住了裸露的房梁钢筋,身体像旗子般在晨风中晃荡。
"接住!"吴晓梅扔上来条粗麻绳。
龙安心勉强缠住腰身,被众人七手八脚拽了上来。
惊魂未定中,他发现自己正紧紧攥着一把茅草——那是昨天刚铺的屋顶。
"汉人后生骨头轻。
"阿公往掌心吐了口唾沫,亲自爬上竹梯,"看我的。
" 老人钉木板的动作干净利落,每三下就准确命中钉子头。
阳光透过茅草屋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佝偻的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龙安心注意到阿公的解放鞋底已经磨穿,露出用轮胎皮补的补丁。
中午休息时,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跳房子",用石灰块在夯实的泥地上画格子。
龙安心坐在树荫下揉着酸痛的肩膀,看见吴晓梅正在修补破损的课本。
她用米汤当胶水,把缺角的书页一页页粘好。
"县里真会送新课本来吗?"他问。
吴晓梅头也不抬:"去年答应给的新黑板,现在还在局里仓库。
"她的银耳坠晃了晃,"但丫丫那孩子说话时,眼睛是认真的。
" 下午的工作是铺茅草。
阿公教他们把晒干的茅草扎成小捆,像鱼鳞般层层叠压在屋顶上。
龙安心学得笨手笨脚,不时被草叶划伤手臂。
有个小女孩看见了,跑回家拿来瓶紫药水,坚持要给他
砍到第三棵树时,他的T恤已经能拧出水来。
阿公坐在树荫下磨斧头,磨刀石与金属摩擦的声音和着山蝉的鸣叫,竟有种奇特的韵律。
"歇会儿。
"老人递来竹筒装的凉茶,水面上漂着些不明植物的根须。
龙安心灌了一大口,苦涩中带着回甘。
正想问配方,忽然看见茶汤里沉着只死蚂蚁。
他犹豫的瞬间,阿公已经拿回竹筒,连蚂蚁一起喝了下去。
"蛋白质。
"老人抹抹嘴,"比你们城里人吃的蛋白粉强。
" 日头西斜时,五棵杉树终于放倒。
阿公用柴刀削去枝桠,动作流畅得像在给巨人理发。
龙安心试着学,却把树干削得坑坑洼洼。
"没事,"老人把残缺的那面朝上,"到时候贴墙放。
" 往回拖第一棵树时,龙安心差点被惯性带下山坡。
阿公教他把藤绳套在肩上,脚掌要像吸盘一样贴地走。
等五棵树都拖到学校操场时,他的锁骨已经磨出了血,但孩子们欢呼着围上来,小手摸着还带着树脂香的木材,仿佛在抚摸巨龙脊背。
"龙老师真厉害!"缺门牙的男孩仰着脸,鼻尖上沾着木屑。
龙安心突然鼻子一酸。
在广州工地,他绘制的图纸盖成了三十层的大厦,却从未收获过如此纯粹的崇拜。
4.意外来客 暮色四合时,操场变成了露天工坊。
阿公在教大点的孩子用砂纸打磨木材,龙安心则负责给榫头划线。
他正用从广州带回的工程笔描线,忽然听见校门口传来引擎声。
一辆沾满泥浆的吉普车喘着粗气停下,车门上印着"县教育局"的褪色字样。
驾驶座跳下个穿polo衫的中年男人,腋下夹着个鼓鼓的公文包。
"吴晓梅老师在吗?"男人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方言腔。
吴晓梅从厨房探出头,手上还沾着玉米面:"杨股长?" 被称作杨股长的男人环顾四周,目光在堆积的木材上停留片刻:"听说你们擅自砍树修校舍?"公文包啪地打开,露出里面的红头文件,"国有林木砍伐要审批的。
" 阿公的柴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龙安心上前一步:"是自家种的杉树。
" "有林权证吗?"杨股长推了推眼镜,"没有就是违规。
" 现场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炭火上煮着的野菜粥在咕嘟作响。
吴晓梅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从贴身的荷包里掏出张对折的纸条:"杨股长,这是孩子们联名写的感谢信,本来准备明天送到局里......" 杨股长扫了眼皱巴巴的纸条,表情微妙地松动了一下。
这时吉普车后门开了,钻出个穿碎花裙的小姑娘,约莫七八岁年纪,怀里紧紧抱着个崭新的书包。
"爸爸,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漏雨的学校?"女孩仰头看着裂缝的墙壁,突然打了个喷嚏——屋顶落下的灰尘钻进了她的鼻孔。
龙安心注意到女孩的凉鞋是某名牌的当季新款,鞋底干净得像是从未沾过泥土。
而她父亲锃亮的皮鞋正踩在一滩泥水上,鞋头已经沾上了污渍。
"丫丫回车上等。
"杨股长掏出手帕擦鞋,却越擦越脏。
这时小女孩已经跑到孩子们中间,好奇地摸着一根刚刨光的杉木。
"好香啊!"她把脸贴在木材上,"像圣诞树的味道!" 苗族孩子们面面相觑,显然没听过圣诞树这个词。
吴晓梅蹲下身解释:"就是城里人过洋节摆的松树。
"她转向杨股长,"吃过饭再走吧?野菜粥马上好。
" 杨股长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女儿发亮的眼睛,终于松口:"那就简单吃点。
" 这顿"简单"的晚饭吃了整整两小时。
起初杨股长还用纸巾反复擦拭竹筷,后来干脆学着阿公的样子捧着碗喝粥。
他的女儿丫丫和苗族孩子们挤在一条长凳上,小口喝着吴晓梅特意加糖的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局里很重视村小危房改造。
"杨股长第三碗粥下肚后,语气软化了许多,"但今年受灾面太大......" "理解。
"吴晓梅给他添了勺腌蕨菜,"所以我们先自己动手。
" 月光照亮操场时,吉普车终于发动了。
丫丫趴在车窗上喊:"爸爸答应下星期送新课本来!"孩子们追着车跑出老远,直到尾灯消失在山路拐角。
阿公往火堆里添了根柴,忽然说了句:"汉人官员的娃,倒是不娇气。
" 龙安心看着炭火映照下老人沟壑纵横的脸,突然明白了什么。
他摸出手机,删掉了那条编辑到一半的、向城里老同事求助的短信。
5.修葺 晨雾还未散尽,锤击声就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龙安心站在摇晃的竹梯上,正往房梁钉加固板。
每挥一次锤子,尘肺造成的肋间神经痛就像电流般窜过全身。
"左边再高两分!"阿公在下面指挥,手里拽着根麻绳当铅垂线。
龙安心调整着木板位置,汗水流进眼睛火辣辣的疼。
正当他摸向口袋找纸巾时,脚下竹梯突然一滑。
千钧一发之际,他抓住了裸露的房梁钢筋,身体像旗子般在晨风中晃荡。
"接住!"吴晓梅扔上来条粗麻绳。
龙安心勉强缠住腰身,被众人七手八脚拽了上来。
惊魂未定中,他发现自己正紧紧攥着一把茅草——那是昨天刚铺的屋顶。
"汉人后生骨头轻。
"阿公往掌心吐了口唾沫,亲自爬上竹梯,"看我的。
" 老人钉木板的动作干净利落,每三下就准确命中钉子头。
阳光透过茅草屋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佝偻的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龙安心注意到阿公的解放鞋底已经磨穿,露出用轮胎皮补的补丁。
中午休息时,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跳房子",用石灰块在夯实的泥地上画格子。
龙安心坐在树荫下揉着酸痛的肩膀,看见吴晓梅正在修补破损的课本。
她用米汤当胶水,把缺角的书页一页页粘好。
"县里真会送新课本来吗?"他问。
吴晓梅头也不抬:"去年答应给的新黑板,现在还在局里仓库。
"她的银耳坠晃了晃,"但丫丫那孩子说话时,眼睛是认真的。
" 下午的工作是铺茅草。
阿公教他们把晒干的茅草扎成小捆,像鱼鳞般层层叠压在屋顶上。
龙安心学得笨手笨脚,不时被草叶划伤手臂。
有个小女孩看见了,跑回家拿来瓶紫药水,坚持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