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黑衣沙门 > 第74章 永乐帝祭天坛雨 朱允炆扫佛殿尘

第74章 永乐帝祭天坛雨 朱允炆扫佛殿尘 第2页

目录
    ’?”慧明忽然现身,手中护世金箍棒轻点尘埃,光点竟化作百姓耕作、商贾行船、孩童嬉戏的场景,“当年您贵为天子,执于‘人皇之责’,如今身为比丘,又执于‘逃亡之愧’——这尘埃,便是您心中的‘执’啊。

    ” 朱允炆手一抖,扫帚落地,望着尘埃中自己抱着幼弟玩耍的画面,泪如雨下:“朕……贫僧曾以为,扫净佛殿尘埃,便是修心,却不知尘埃越扫越多,皆因心中‘执念’未扫。

    ”慧明捡起扫帚,将柄上的莲花纹指向殿外:“看那护世旗,能聚三教之力,却不执于三教之名;看那万莲台,能化杀阵为慈悲,却不滞于杀慈悲相——扫尘者,当扫‘执’,而非扫‘尘’。

    ” 话音未落,扫帚尖突然喷出清泉,竟是天坛祈雨的法坛引动了天河之水,清泉顺着双教寺的莲花纹路流入后殿,尘埃遇水竟化作千万朵tiny莲花,每朵都写着“护世”二字。

    朱允炆顿悟,拾起扫帚再扫,这次扫过之处,莲花随步而开,竟在地面拼出“民心即佛心”的偈语。

     第三折天心现:双坛呼应破旱魃 天坛之上,朱棣见道衍和尚以扫帚蘸莲台水,在祭天玉版上画出三教护世印,忽然想起自己命郑和下西洋,何尝不是为了“万国来朝”的执念?如今看着玉版上的印记——截教的刚猛、阐教的端严、佛教的圆融,竟与自己梦中太祖所授的“天子之责”暗合。

    他忽然抛开佩剑,双膝跪地,向天坛外的百姓叩首:“朕错了!旱魃非在天,在朕心中‘放不下’的皇权!” 这一叩,竟让护世金册发出万丈光芒,与双教寺的万莲台、碧游柳、玉虚松遥相呼应。

    天河之水终于倾泻而下,却不是普通雨水,而是带着三教愿力的“护世甘霖”——截教的“有教无类”化雨丝,润众生根行;阐教的“替天行道”作雷音,震醒迷途之心;佛教的“众生平等”凝水珠,洗去人间怨火。

     旱魃之相在雨中崩溃,显形竟是当年火场中未及逃出的小太监魂魄,他哭喊道:“陛下可还记得,曾允诺带我们去看江南的莲花?”朱棣泪如雨下:“记得,记得!朕这就下诏,免江南三年赋税,开仓放粮,建莲花池万座,让百姓皆见清凉!”话音未落,小太监魂魄化作光点,融入甘霖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四折民心合:三教同辉照尘寰 双教寺山门前,百姓捧着陶罐接甘霖,喝入口中便觉心头杂念全消,有人看见自己曾因土地纠纷而怨恨的邻居,此刻正微笑着递来水瓢;有商人发现,自己账本上的
目录
返回顶部